地球动力学机制

作品数:29被引量:19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彭惠娟胡东生汪雄武刘琼颖张华京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吉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岩石矿物学杂志》《地球学报》《地球物理学进展》《内蒙古石油化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俯冲带辉石岩熔融:对镁铁质弧岩浆成因的启示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年第7期1694-1698,共5页陈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072061)资助。
1引言,大洋弧玄武岩和大陆弧安山岩是俯冲带岩浆作用的典型产物(Straub等,2011;Zheng等,2020),但是对它们岩浆源区的岩石学属性一直存在争论.由于这个问题涉及俯冲带岩浆作用的物理化学机制和地球动力学机制两个方面,已经成为汇聚板块...
关键词:俯冲带 岩浆作用 岩浆源区 辉石岩 岩浆成因 板块边缘 地球动力学机制 安山岩 
长白山天池火山中更新世粗面质岩浆喷发地球动力学机制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3年第S01期38-41,共4页叶希青 徐智涛 盘晓东 孙立影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项目(项目编号:NORSCBS22-06);吉林省地震局青年科技发展课题(项目编号:JZQ-202402);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编号:XH23013B)。
1研究背景。长白山天池火山坐落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境内,位于华北克拉通北部东缘,紧邻敦化—密山走滑深大断裂带东侧,属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的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其火山喷发演化过程经历了造高原阶段、造盾阶段、...
关键词:长白山天池火山 粗面质岩浆 地球动力学机制 中更新世 
洞庭湖盆地中强震不对称分布与地球动力学机制
《地震》2022年第4期89-99,共11页赵峥 杨攀新 熊仁伟 胡朝忠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8IEF010101,2016IES010301)
洞庭湖盆地为扬子块体内部地震活动最活跃的区域,湖南省有历史记载以来最大地震1631年常德6%级地震震中位于盆地的西缘,中强震也多分布于该区域,然而现今沉积中心盆地东部却无中强震记录.前人对盆地及发震构造研究均认为该区强震受盆地...
关键词:洞庭湖盆地 构造地貌 1631年常德6_(3/4)级地震 凹陷盆地 青藏高原 
内蒙古扎兰屯地区晚三叠世韧性剪切变形的激光^(40)Ar/^(39)Ar年龄证据被引量:2
《中国地质》2022年第1期346-347,共2页钱程 汪岩 秦涛 李林川 臧延庆 陆露 孙巍 江斌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90039、DD20160048-1)资助的成果
1研究目的(Objective)内蒙古扎兰屯地区位于贺根山-黑河构造带与嫩江-八里罕断裂带的叠加部位(图1a)。该区北东-北北东向韧性剪切带发育,叠加变形的岩石主要为早古生代变质火山-碎屑岩和晚泥盆世-早石炭世花岗岩类,以及少量石炭纪和晚...
关键词:韧性剪切带 地球动力学机制 晚三叠世花岗岩 韧性变形 晚泥盆世 早二叠世 叠加变形 晚二叠世 
内蒙古呼伦贝尔早中生代花岗岩的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对岩石成因和地球动力学机制的制约
《有色金属工程》2020年第8期89-98,共10页段先哲 王灿州 丁心科 马永胜 唐振平 张彦生 牛苏娟 沈鸿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503016);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7JJ3261);南华大学人才项目(2018XQD22)。
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处华北克拉通东北部,分布着大面积的中生代花岗岩,这些花岗岩对于研究华北克拉通岩石圈的演化、构造环境及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前人对这些花岗岩的岩石成因、构造环境、侵位机制的研究较少。基于野外地质调...
关键词:华北克拉通 呼伦贝尔 花岗岩 早中生代 锆石U-Pb同位素定年 有色金属勘探 
全球岩石圈板块为什么会运移?被引量:2
《自然杂志》2019年第1期63-70,共8页万天丰 尹延鸿 
全球岩石圈板块运移的动力学机制,长期以来始终是一个议而不决的难题。地质演化历史的大量信息都埋藏在岩石圈内部,很少出露地表。然而,近2亿年来的地质信息出露比较多,资料也比较可靠,学者可对此问题进行探讨。根据全球中、新生代7次...
关键词:岩石圈板块运移 地球动力学机制 巨大陨石撞击 银道面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花岗岩成因与深部动力学机制--古太平洋板块反复俯冲-后退模式被引量:17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6年第6期1073-1081,共9页姜耀辉 王国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08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CB416706)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强烈,花岗岩广泛分布。笔者近几年在赣南和闽西北鉴别出一系列早侏罗世镁铁质岩石和A型花岗岩,其中A型花岗岩呈北东向展布,构成一条早侏罗世A型花岗岩带。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发现,中国东南部还存在另外3条...
关键词:晚中生代 花岗岩 地球动力学机制 板片反复俯冲-后退 古太平洋板块 中国东南部 
滇西北地区地磁台阵观测的短周期变化特征研究
《国际地震动态》2015年第9期131-131,共1页袁伊人 李琪 
滇西北地区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相互作用的边缘地带,构造环境复杂、地震活动频繁,一直以来都被作为研究大陆动力学、大陆强震孕育环境和预测未来强震危险区的理想场所。由于学科背景的差异和研究思路的不同,对滇西北中下地壳和上...
关键词:滇西北地区 短周期变化 特征 地磁 地球动力学机制 大陆动力学 观测 台阵 
盆地形成与演化的动力学类型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被引量:9
《地质科学》2015年第2期503-523,共21页琚宜文 孙盈 王国昌 谭锋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41030422);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11ZX05060-005);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编号:XDA05030100)资助
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盆地研究成果,在盆地分析的基础上,从岩石圈板块作用、岩石圈深部作用和岩石圈表生作用3个方面,兼顾系统性、科学性和应用性,确立了盆地新的分类原则,由此深入研究了盆地形成与演化的动力学类型,并进一步阐述了盆地形...
关键词:盆地 演化 动力学类型 地球动力学 机制 
蒙古-贝加尔地区地热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被引量:1
《地质科学》2015年第1期63-73,共11页黄方 何丽娟 吴庆举 
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远东地区地磁场;重力场及深部构造观测与模型研究"(编号:2011DFB20210)资助
蒙古—贝加尔裂谷的演化及其形成的动力学机制一直是地学界争论的焦点。至今,对其地热学的相关研究一直比较匮乏。本文根据前人对蒙古—贝加尔及邻区的独特地貌、构造和玄武岩火山岩浆作用的研究,并结合现今地表大地热流特征共同探讨了...
关键词:蒙古—贝加尔 大地热流 地幔柱模型 动力学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