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举制度

作品数:118被引量:140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晁中辰李君华王艳许友根周兴涛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体育大学山东大学中华女子学院上海体育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政治法律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唐代武举制度的历史考察与当代启示
《体育科技》2022年第5期40-41,45,共3页王荟 王乐乐 颜世琦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7ZDA329)。
武举,又称武科,是古代科举制度中专为选拔武艺人才而设置的科目。武举制上及国家治理,下系人文教化,是融政治、教育、文化、社会为一体,而使整个社会处于循环流动的国家建制。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对唐代武举制度的历史...
关键词:唐代 武举制度 历史考察 当代启示 
重文轻武下的宋代武举制度被引量:1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年第7期15-16,共2页熊彬宇 
武举制度是中国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创立于唐朝,宋在唐的基础上对武举制度进行了诸多创新和发展。由于宋代统治者奉行重文政策,武举从建立到发展都经历了重重困难,所以宋代武举制度在不断发展完善的同时暴露出许多问题,限制了其取...
关键词:宋朝 武举制度 异化 
浅析唐代武则天时期武举制度的创立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1期163-163,165,共2页丁小璇 
武举又称为武科,作为朝廷的考试制度确立于唐代武则天时期,其确立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武则天时期武举考试内容比较偏重武艺和体力的选拔,武举制度在为国家选拔武艺军事人才的同时,也对后来各朝各代的武举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武举 武则天 选拔 
宋朝武举制度概况研究被引量:1
《华中国学》2016年第2期95-127,共33页张希清 
宋朝武举的考试方法大都仿照文科贡举而设,考试内容在唐代的弓马武艺之外,增添了军事理论︱兵书大义、策问的考试,而且其在录取中的重要性大有超越弓马武艺的势头。当然,武举毕竟不同于文科贡举,武举考试武艺使其制度又具备了不同于文...
关键词:武举出身 武举人 类省试 武举制度 武殿试 正奏名 
唐朝武举制度及其影响被引量:8
《体育文化导刊》2010年第9期146-149,共4页曹青军 曹司雨 
采用文献资料法。唐代武举制度的创立,为民间习武的平民百姓提供了一个进入官场、报效国家的机会,极大地刺激了民间武术的发展。武举制度为国家提供了大批人才,其中产生了不少杰出人物。武举考试为大多数封建王朝所承袭,成为封建国家网...
关键词:体育史 唐朝 武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武举制度被引量:4
《华夏文化》1995年第4期14-15,共2页管益农 
中国古代的武举制度管益农武举制度的创立中国的科举制度,发端于隋代。炀帝"置明经、进士二科",以"试策"取士,揭开了中国科举制度史的第一页。武举作为科举之一目,始于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据杜佑《通典》卷十五《选...
关键词:武举制 中国古代 考试内容 学生军训 考试程序 进士出身 《武经七书》 殿试 中国科举制度 西安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