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运粳7号

作品数:66被引量:12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才林端木银熙朱镇张亚东骆名瑞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农业科技导报(中英文)》《江西农业学报》《华北农学报》《农业科技通讯》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上海农业科技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谈“常优一号”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海农业科技》2009年第1期38-39,共2页徐洪生 吴建忠 王永兴 顾建平 苏彩霞 王建平 
“常优一号”系常熟市农科所于1998年用“武运粳7号”作母本,“R254”作父本,经杂交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粳稻良种。2003年1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镇于2000年引进试种,“常优一号”表现出高产、稳产、多抗、省肥节...
关键词:常优一号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杂交粳稻 武运粳7号 配组选育 示范种植 农科所 常熟市 
浅析“常优一号”高产制种技术
《上海农业科技》2007年第5期32-33,共2页黄炳元 杨秋平 胡惠根 沈金元 孙明根 苏彩霞 顾雪根 沈金弟 
“常优一号”系常熟市农科所于1998年用武运粳7号作母本、“R254”作父本,经杂交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粳稻良种。2003年11月经国家农作物品审委员会审定通过。我镇于2002年引进试种“常优一号”,表现出高产、稳产、多抗、质优、省工、...
关键词:高产制种技术 常优一号 杂交粳稻 武运粳7号 亩产量 配组选育 示范种植 农科所 
水稻“武粳15”直播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上海农业科技》2006年第6期43-43,共1页严彩明 
关键词: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武运粳7号 水稻 穗层整齐度 稻瘟病抗性 品种 杂交选育 
杂交粳稻“苏优22”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上海农业科技》2006年第5期58-58,共1页王丽娟 许德美 陈才兴 戴文龙 周燕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粳稻 水稻新品种 移栽密度 杂交晚粳稻 武运粳7号 土壤肥力 增效作用 
超高茬麦套稻生育特点及栽培技术
《上海农业科技》2006年第4期41-42,共2页杨宝林 
关键词:超高茬麦套稻 栽培技术 生育特点 大面积生产 保护生态环境 节本高效栽培 武运粳7号 栽培方式 培肥地力 栽培试验 
新品系“银玉21”生育特性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上海农业科技》2006年第3期18-19,共2页邱多生 
关键词: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生育特性 新品系 稻米外观品质 武运粳7号 亲本组合 产量鉴定 食味品质 
晚粳“杭43”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上海农业科技》2006年第3期20-20,共1页黄惠芳 赵洪英 管耀祖 葛常青 
杭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200433249)。
关键词:中熟晚粳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栽培要点 特性特征 抗稻瘟病 武运粳7号 杂交选育 晚粳品种 白叶枯病 
杂交粳稻“常优1号”施肥技术对产量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上海农业科技》2006年第3期24-25,共2页谢正荣 王建忠 朱叶维 朱小明 黄晓燕 赵学珍 
关键词:科学施肥技术 三系杂交粳稻 常优1号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产量影响 优质高产高效 武运粳7号 生产力水平 大面积生产 杂交选育 
杂交粳稻新组合“常优2号”高产栽培技术
《上海农业科技》2006年第2期24-25,共2页戴俊江 端木银熙 盛金元 
关键词:三系杂交粳稻 高产栽培技术 新组合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武运粳7号 高产稳产 抗稻瘟病 白叶枯病 太湖稻区 农科所 
水稻新品种“武粳15”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上海农业科技》2006年第1期36-36,共1页毛建新 须志刚 
关键词:水稻新品种 高产栽培技术 特性 特征 优粳5356 引种示范 武运粳7号 杂交选育 “早丰9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