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维新

作品数:667被引量:609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彭平一陈文联王晓秋董贵成黄兴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史知识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简化字的史源与时运被引量:4
《文史知识》2008年第9期4-11,共8页眸子 
1956年,远在大洋彼岸的胡适听说新中国颁布《汉字简化方案》,连忙催人找来,仔细闯读后,十分称许。其实,此前已经有许多新文字方案在社会上流传。如果从戊戌维新算起,一百多年来,一直有简化汉字和文字改革的呼声;简化汉字也是“...
关键词:简化字 “五四”新文化运动 《汉字简化方案》 简化汉字 史源 文字改革 戊戌维新 国民政府 
戊戌维新前后中国戏剧的变革
《文史知识》1999年第6期9-15,共7页梁淑安 
戏曲革新的历史进程与整个中国文学体系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全面转型大体同步,在19、20世纪之交,发生了质的飞跃,促使这一历史进程由量变到质变的重要契机,是戊戌维新运动。
关键词:中国戏剧 戊戌维新运动 地方戏曲 戏曲改良 中国文学 早期话剧 维新派 历史进程 传奇杂剧 变革 
戊戌百年祭:一个近代化视角的思考被引量:2
《文史知识》1998年第6期4-9,共6页李文海 黄兴涛 
一百年前,维新志士高举救亡图存和变法维新两面旗帜,走上历史舞台,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今天,总结历史经验,我们没有理由因为当年维新志士的某些失误而指责他们;更无理由将其后的政变及顽固势力的掌权,归罪于维新运动。
关键词:政治近代化 洋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 总结历史经验 戊戌变法 中国近代化 维新派 中国近代史 救亡图存 梁启超 
近二十年来戊戌维新研究述评
《文史知识》1998年第6期119-126,共8页马洪林 
光阴荏苒,1898年发生的戊戌维新已掠过百年时空,似乎人们暌离历史事件越远,对它更有冷静的理性认识。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历史上的改革事件也青眼相看,尤其近二十年来,学术界对戊戌维新史的研究,已成为近代史研究饶有兴味的热点,包...
关键词:戊戌维新 维新派 戊戌变法 改良主义 康有为 近二十年 中国近代史 今文经学 近代史研究 政治纲领 
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之比较
《文史知识》1998年第6期40-46,共7页王晓秋 
谈到中国的戊戌维新,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日本的明治维新。的确,这两次维新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它们的历史背景相近、时间相隔不远,先后发生在19世纪下半叶受到西方列强侵略的两个东亚封建国家。它们的目标类似,措施雷同,都是向西方学习,...
关键词:戊戌维新 日本明治维新 维新派 资产阶级改革 西方列强 相似之处 戊戌变法 君主立宪制 幕府 维新运动 
传统文化在近代中国的命运
《文史知识》1990年第3期19-26,共8页金冲及 
传统确实是一种巨大的惰力。人们的思想要从在漫长岁月中形成的定型模式中解脱出来,没有客观环境猛烈变动的震荡,不经过艰难的探索过程,是很难实现的。而规定人们原有思想模式的传统社会的解体,也必需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不会在一朝一...
关键词:近代中国 思想模式 思想解放 中国近代历史 同治中兴 《民报》 戊戌维新运动 帖括 中国传统思想 《清议报》 
近代社会习俗变化漫话被引量:2
《文史知识》1984年第9期77-79,共3页龚书铎 
夏令炎热,冰激凌、汽水、啤酒畅销市场。其实如今人们很喜好的这些饮料,都不是中国的土特产,而是在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传进来的。有的连名称也还一直沿用外文的译音,如啤酒是英文 beer 的译音。距今一百三十年,1853年,
关键词:湖南不缠足会 西方殖民 北京啤酒厂 放足 食品制造业 十年 罐头食品厂 戊戌维新运动 老德记药房 英国商人 
“强学会”和“保国会”始末
《文史知识》1983年第8期15-19,共5页李文海 
戊戌维新运动时期,一种与以往的旧式文人结社迥然不同的崭新社会团体,出现在中国人民的政治生活之中,这就是维新派大力提倡的学会组织。维新派普遍认为,组织学会,对于挽救民族危亡,争取祖国富强,推动变法维新运动的开展,是一件至关重要...
关键词:保国会 戊戌维新运动 政治生活 民族危亡 急不可缓 宫门钞 政治活动 政治口号 质学会 时务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