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帧时槽交换

作品数:9被引量:2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许登元窦军曾华燊李季刘文杰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交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铁道学报》《西南交通大学学报》《通讯和计算机(中英文版)》《软件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通讯和计算机(中英文版)x
条 记 录,以下是1-2
视图:
排序:
PFTS和OBS的比较分析
《通讯和计算机(中英文版)》2005年第6期64-67,81,共5页许登元 王新宇 刘文杰 
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0372065)和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生创新基金资助.
为了适应三网合一(电视网、电话交换网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DWDM的交换技术,称为物理帧时机交换技术(Physical Frame Timeslot Switching,PFTS)。在PFTS交换技术中,一个固定长度的物理帧的传输时间称为...
关键词:物理帧时槽交换(Physical Frame Time-slot Switching PFTs) 光突发交换(Optic Burst Switching  OBS) Just-In-Time(JIT) 
从Internet向SUPANET过渡实现“三网合一”被引量:2
《通讯和计算机(中英文版)》2005年第4期73-81,共9页曾华乐 窦军 许登元 
致谢:本文介绍的工作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60372065)和宽带光线传输与通信网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子科技大学)的资助,笔者愿借此机会表示感谢.
Internet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出现的网络体系结构和技术,其体系结构与协议明显地打上了当时的通信技术水平(线路传输速率低、误码率高)和以文本传输为主的应用背景的烙印。DWDM技术的发展为实现“三纲合一”奠定了通信基础,但是Inter...
关键词:单物理层用户数据传输平台体系结构网络(SUPANET) 类以大网物理帧时槽交换(EPFTS)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