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中期

作品数:371被引量:1356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童恩正卢兆荫黄朴民张伟刘德成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武汉大学郑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江苏涟水三里墩西汉墓的再认识
《文物春秋》2024年第6期3-11,共9页武留涵 祝熙 
1965年,南京博物院在江苏省涟水县三里墩清理了一座古代墓葬。关于该墓年代,学界有西汉和战国两种观点。通过分析墓葬规模和出土器物特征,可知该墓为西汉中期偏晚阶段列侯级别墓葬。墓中出土的错金银铜鼎、铜壶、铜鐏等铜器和刀币具有...
关键词:三里墩汉墓 西汉中期偏晚 古物收藏 鳣侯应 楚王家族成员 
西汉谷穗纹镜如此“标准化”
《中国收藏》2024年第11期46-49,共4页王纲怀(文/图) 李新城(文/图) 
中国最早的尺度标准源自东周,是谓东周尺,即1尺等于今天的23.10厘米,这个标准涵盖秦汉,持续时间长达7个世纪。从秦始皇命李斯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开始,秦汉时期的铜镜就开始走向了标准化系列化的道路。存世实物表明,战国秦晚期、秦代...
关键词:秦汉时期 新莽 战国秦 西汉中期 秦代 铜镜 五个时期 标准化 
“故衣”与汉晋衣物疏被引量:1
《文物》2024年第6期58-67,共10页田天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秦汉出土仪式类文本综合研究”(项目批准号:23VJXG016)的成果。
随葬器物清单中记录衣物的习俗在古代中国绵延颇久。战国时代,衣物就见载于遣策。西汉中期,以衣裳为主的随葬器物清单——衣物疏开始出现,并盛行于汉唐之间,至元、明墓葬中仍有发现。衣物逐渐取代其他随葬器物,成为随葬器物清单的主要内...
关键词:随葬器物 衣物疏 西汉中期 清单 战国时代 墓葬 
河南南阳万盛二期项目汉墓M1、M35发掘简报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4年第4期6-23,共18页王巍 鲁鑫 曾庆艳 翟京襄(摄影) 曾庆硕 乔保同 张海滨(摄影) 王琳(绘图) 郭国琴(绘图) 邹才东(绘图) 
2017年6至7月,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基建在南阳市万盛房地产公司棚户区二期改造项目中发掘古墓葬56座。其中M1和M35两座墓葬出土有陶器、铜器、铁器、石器等,M1有自铭“祁”“代邸”“今信成侯”铜鼎和“周马仆”印章出土。该墓时...
关键词:南阳 西汉中期 信成侯 
牛耕传入岭南的时间与推广普及问题新探——基于文物考古资料的再认识
《历史教学(下半月)》2024年第4期33-39,50,共8页龚世扬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汉代岭南地区农业生产综合研究”(项目批准号:22FZSB021);广西民族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项目编号:2021SKQD02);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人文社科类立项课题(立项编号:2023QGRW017)的阶段性成果。
牛耕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农业生产技术,其传入岭南的时间,过去学界主要有三种看法:西汉早期说、西汉晚期说和东汉说。本文根据铁犁的考古发现、牛耕的文献记载、高等级墓葬出土农具情况,并结合当时的丧葬习俗、政治环境等因素综合判断...
关键词:岭南地区 牛耕技术 西汉中期 文化传播 
龟山汉墓薄葬刻石
《大众考古》2024年第3期64-69,共6页赵珵珵(文/图) 
龟山汉墓位于徐州市区西北,是西汉中期楚王刘注及其王后的同莹异穴合葬墓,其中北侧为王后墓,规模略小,南侧墓葬规模较大,为刘注墓。该墓先后进行了两次考古清理工作,1994年清理刘注墓南墓道时,在封堵甬道的塞石上发现较多朱书和刻石文字...
关键词:龟山汉墓 薄葬 朱书 刻石 徐州市区 刘注 西汉中期 考古清理 
遵“古”而行与以俗入礼——论西汉中期郊祀改革中“古制”的文化实质被引量:1
《民俗研究》2024年第1期50-57,157,共9页张伟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文献征引与中国早期典籍的生成、书写研究”(项目编号:2022M721952)的阶段性成果。
秦至西汉中期,关东方士在参与国家祭祀改革时,多以“古制”为据。但方士所言“古制”并非真正的上古三代之制,而是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尤其是齐国的祭祀礼制。相较于源自秦地且在秦至西汉中期被奉为国家最高祭祀的雍五帝祭祀而言,这些关...
关键词:西汉中期 礼俗互动 祭祀 古制 
华夏神兽的创造与西汉中期的流行意识——以海昏侯刘贺墓“蜚虡”兼容“黄龙”的麒麟神化形象之合理性为例
《中国美学研究》2023年第2期101-112,共12页何丹 
江西省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青年英才配套项目“海昏侯刘贺墓‘孔子衣镜’纹饰的历史内涵解读”的阶段性成果
海昏侯刘贺墓“孔子衣镜”上的“蜚虡”神兽,是汉人所信仰的华夏神兽“麒麟”。它以“白麟”为本体而兼容“黄龙”特征的神化形象,不仅是汉武帝以来“五行”理论渗透于汉代社会的必然结果,也事实吸收了麒麟通常毛色、阴阳相生之道、艺...
关键词:神兽 海昏侯墓 麒麟 黄龙 民族共同体 
羽人吹奏奥洛斯管 河南永城黄土山西汉金银错青铜伞杠图像的跨文化意涵
《新美术》2023年第6期103-124,共22页金烨欣 
一奥洛斯管:吹奏着西亚乐器的羽人伞杠是距离立乘者最近的车马器,西汉中期王级车马器多用金银错装饰,表面纹饰绚丽华美。其中图像有源于本土的羽人,也有来自西亚的乐器,而羽人吹奏奥洛斯管,是跨文化传播在图像上的一种表现。奥洛斯管为...
关键词:金银错 河南永城 墓室壁画 羽人 陶瓶 河南商丘 西汉中期 地中海地区 
西安市汉长安城北宫一号建筑基址被引量:2
《考古》2023年第10期51-69,共19页徐龙国 张建锋 刘振东 
国家文物局;陕西省文物局;西安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汉长安城遗址保管所;汉长安城特区管委会的支持。
2018年11月至2019年7月,对汉长安城北宫一号建筑基址进行发掘。揭露主体建筑1座、附属建筑3组、排水管道7条、渗井6个、灰坑27个等,出土较多的砖、瓦当等建筑材料和陶器,以及少量铜器、铜钱、石器,并发现大量动、植物遗存。此次发掘对...
关键词:西安市 汉长安城 北宫一号建筑基址 西汉早期 西汉中期至王莽末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