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腔

作品数:119被引量:10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红娟曾永义张志峰赵建新陈志勇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世新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戏剧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江西宜黄戏的艺术风格与传承发展被引量:4
《中国戏剧》2020年第2期80-81,共2页吴姝岚 
宜黄戏旧称宜黄班、宜黄调、宜黄腔,主要流行于江西的宜黄、南丰、广昌、南城等地,远及赣东北、赣南、闽西一带,还曾一度传唱到北京地区,与梆子、秦腔两大戏曲齐名。宜黄戏以明朝海盐腔、西秦腔演变成的宜黄腔为主要唱腔,清末吸收其他...
关键词:宜黄戏 宜黄腔 赣剧 汉剧 西秦腔 赣东北 艺术风格 声腔 
西秦腔与秦腔关系新论被引量:1
《中国戏剧》2017年第4期58-60,共3页刘红娟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陆西秦戏与台湾北管的比较研究"。项目号:12CZW051
西秦腔和秦腔的关系是学界长期争议的重要问题。一直以来,由于缺乏足够的文献和实证材料,西秦腔与秦腔的关系没有定论。近年来,本人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和文献查考,对相关争议进行辨析,认为西秦腔与秦腔都是以方位命名的声腔概念,...
关键词:西秦腔 实证材料 田野调查 文献 声腔 
陕西成立首个秦腔流派传承班
《中国戏剧》2015年第8期75-75,共1页
由陕西省文化厅主办,陕西著名秦腔流派传承发展中心承办的秦腔“流派传承班”于8月1日在陕西秦腔博物馆开班授徒。第一期将传授被誉为秦腔须生“泰斗”的刘毓中刘派艺术。刘先生亲传弟子郭葆华、桑梓担任指导教师,再传弟子王宏义任助...
关键词:西秦腔 陕西省 传承 流派 指导教师 发展中心 文化厅 博物馆 
“陕西秦腔文化周”在北京举行
《中国戏剧》2009年第11期57-57,共1页小罗 
由陕西省文化厅主办的“陕西秦腔文化周”于11月16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这是秦腔继1958年大规模进京后,再度以集体形象亮相北京舞台,也是打造陕西文化品牌、保护继承秦腔优秀文化遗产的一项重大举措。
关键词:西秦腔 文化厅 北京 文化品牌 文化遗产 陕西 
王绍猷揭开秦腔历史之谜
《中国戏剧》2007年第7期41-42,共2页范克峻 王华 
秦腔的历史,在正式的戏曲资料中始终是个谜。在张庚、郭汉城先生主编的《中国戏曲通史》中说:“秦腔艺人中最杰出的是魏长生。魏长生,字婉卿,行三,又称魏三,四川金堂人。他所唱的秦腔,又被称为琴腔,西秦腔、梆子腔、甘肃调等,...
关键词:西秦腔 历史 中国戏曲 郭汉城 梆子腔 李调元 张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