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

作品数:3763被引量:1578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伏涤修赵春宁杨绪容陈旭耀蒋星煜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青年文学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禁忌之美——《西厢记》美感探究
《青年文学家》2020年第14期158-159,共2页袁子墨 
王实甫在《西厢记》中从时间、地点、身份乃至事件等各个方面建立起一个密密麻麻的禁忌之网。崔张生发爱情之花的过程因禁忌的存在而带有期待与恐惧交织的别样美感,二人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因为禁忌的存在更加坚毅与执着,而这种忘我地追...
关键词:禁忌 美感来源 爱情之美 人性之辉 
分析《西厢记》艺术形式上的创新
《青年文学家》2020年第11期162-162,共1页郝玉红 
《西厢记》是我国最为经典的古典戏曲之一,作品反映出了反封建礼教的思想,展现出了精湛唯美的艺术形式,得到了大众的喜爱。它对爱情这一永恒的主题进行了表达,愿普天下的有情人都能成眷属,对人民淳朴而美好的愿望进行充分的反映。《西...
关键词:西厢记 艺术形式 创新形式 
论《西厢记》中的张、崔相和诗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9期143-144,共2页陈齐城 李祥耀 
王实甫《西厢记》利用张崔相和诗不仅恰如其分地交待了张崔二人不同的身份、性格、心理,也委婉地反映了元代市民阶级最普遍的思想诉求。张生之诗文雅隽永,但也捎带些油滑猥琐,符合他市民化的儒家才子形象。崔莺莺之诗婉转多情,在内敛克...
关键词:西厢记 相和诗 张生 崔莺莺 
《西厢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女配角被引量:1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3期146-146,共1页崔凯 
在我国古代元杂剧《西厢记》以及西方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个剧本中就存在着两个相似的女配角,她们两个虽然不是主要人物,但在剧本中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仍旧是文学史上不能忽视的两个人物,本文即从《西厢记》中的女配角红...
关键词:西厢记 红娘 罗密欧与朱丽叶 奶妈 比较 
浅议《西厢记》不起眼人物郑恒之死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3期152-152,共1页张译丹 王军涛 
郑恒在《西厢记》中以一个线索式的人物出现,他既是媒妁之言的'践行者',又是作者笔下维护封建传统礼教的'牺牲者'。他的死对全篇的剧情推动和主题升华看似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实则是作者有意为之。
关键词:西厢记 郑恒 老太太  观众心理 
难题求婚视域下《西厢记》的伦理诉求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14期152-153,共2页张丽美 
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元杂剧在18世纪欧洲的翻译与传播研究”(编号XSJCX9074)阶段性成果,指导教师:张连桥
《西厢记》由'难题求婚型'叙事脱胎,却大有径庭。《西厢记》包括婚前的两次求婚难题以及婚后婚姻合法化的难题,这三次难婚各自的内部结构又错综复杂。文章以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为依据,以'难题求婚'为切入点,引出对《西厢记》中特殊难...
关键词:难题求婚 西厢记 文学伦理学批评 伦理选择 
《西厢记》作者研究综述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15期154-155,共2页张昭怡 
自《西厢记》发行以来,作者为谁,众说纷坛。从最开始的王作说,到后来有说法为关作说,又出现了王作关续,或是关作王续,又或者有王作一折,关作后四折或王作前四折,最后一折续者不可考。但总体上,关作王修说论据比较充分,更为真实可信。
关键词:西厢记 作者 关作王修说 
浅析《凤求凰》名曲在元杂剧中的作用——以《西厢记》和《墙头马上》为例
《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8Z期148-148,共1页陈斯柔 
古琴曲《凤求凰》诠释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两位主人公为了自由的爱情努力冲破现实的藩篱争取婚姻自由。追求合理的情感和理想给后世适婚男女提供了范本,在《西厢记》和《墙头马上》有所表现。
关键词:《凤求凰》 《西厢记》 《墙头马上》 作用 
浅谈《西厢记》崔张爱情与情节设置
《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7X期63-63,65,共2页徐舒桐 
王实甫的古典戏曲剧本《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又称'北西厢',曲词华美,富有诗歌的意境,加之其传达的追求自由、自主恋爱的精神,历来为人所称赞。金圣叹更是称其为'第六才子书'。剧本讲述了张君瑞和崔莺莺不顾家族门第,'有...
关键词:《西厢记》 情节设置 
女性图景与意识觉醒——《西厢记》思想管窥
《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4X期170-170,共1页王书婷 
《西厢记》是元代戏曲的压卷之作,代表了中国古典戏剧现实主义的巨大成就。本文拟从《西厢记》发展历程、女性主体意识在元杂剧的复苏以及对历代文学(如《红楼梦》)的影响的三个角度出发,分析《西厢记》的传播图景和接受视角,以为借鉴。
关键词:女性主体意识 解构 《红楼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