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原子

作品数:36被引量:5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国良林珩陈声培卢江红林爱兰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漳州师范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光机电信息》《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委科研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福建省科技三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喻学锋研究员团队通过热蒸发沉积金属吸附原子制备出空气稳定的n掺杂黑磷晶体管
《集成技术》2019年第6期75-75,共1页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材料界面研究中心王佳宏副研究员与喻学锋研究员团队参与的研究在空气稳定的n掺杂黑磷晶体管制备取得进展。相应成果为“Wang ZZ,Lu J,Wang JH,et al.Air-stable n-doped black phosphorus transistor by t...
关键词:空气稳定 吸附原子 材料界面 中国科学院 黑磷 
用不变本征算符法求晶面吸附原子的振动模被引量:2
《物理学报》2018年第17期44-50,共7页张科 范承玉 范洪义 
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批准号:KJ2014A236)资助的课题~~
晶体表面的扩散和缺陷对晶体振动模式的影响是表面物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和基本的课题.晶格振动的频率对应于系统的能带.由于晶格中原子的振动不是孤立的,并且晶格具有周期性,所以在晶体中形成格波.格波代表晶体中所有原子都参与的频率...
关键词:振动模 表面吸附位势 不变本征算符 
外来吸附原子对Al_(13)团簇的结构影响被引量:1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5期556-560,共5页陆霞 孙颖 王春婷 李宝兴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6100098)
应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对Al13团簇的原子吸附特性(吸附H、Li、Na、K、B、Al、Ga、C、Si、Ge、N、P、As)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第二周期中的原子,随着原子序号的增加对其结构影响逐步增加,第三和第四周期同一...
关键词:Al13团簇 吸附 稳定性 基态结构 成键 
吸附原子及二聚物在Ag(111)和Cu(111)表面上的扩散和解离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6期605-608,共4页唐彦丽 李融武 
采用分子动力学静态计算的方法分别对Ag、Cu和Ag2、Cu2在Ag(111)和Cu(111)表面上的扩散势垒分别进行了计算,探讨同质和异质以及异质中互换衬底和吸附原子的情况下吸附原子或二聚物在表面上的扩散和解离势垒的特点,并与吸附原子或二聚物...
关键词:吸附原子 二聚物 分子动力学 静态计算 扩散势垒 
载能Ni原子斜入射Pt(111)表面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1
《计算物理》2011年第5期767-772,共6页颜超 
航空科学基金(2009ZE56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62011)资助项目
采用嵌入原子方法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势,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详细研究不同角度入射的载能Ni原子在Pt(111)基体表面的沉积过程.结果表明,随着入射角度θ从0°增加到80°,溅射产额、表面吸附原子产额、空位产额的变化情况均可按入射角度近...
关键词:载能沉积 分子动力学模拟 吸附原子 溅射产额 空位产额 
Generating oxygen adatoms on Au(997) by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NO_2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0年第34期3889-3893,共5页ZHANG YuLin WU ZongFang CHEN BoHao XU LingShun PAN HaiBin MA YunSheng JIANG ZhiQuan ZHU JunFa HUANG WeiXin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20803072,20973161);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2010CB923302);the MPG-CAS partner group program
We report our investig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of NO2 with the Au(997)vicinal surface by high-resolution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using synchrotron radiation as the excitation source.At 170 K,both core-level and val...
关键词:二氧化氮 吸附原子 热分解 AU 表面相互作用 同步辐射 光谱技术 高解析度 
利用铜探针在Ag(111)表面进行单原子横向操纵的可靠性研究
《江西科学》2010年第1期28-31,57,共5页阳红梅 谢逸群 
上海市教委创新基金(10YZ75)
采用分子力学方法结合原子嵌入势,模拟利用铜探针对吸附在Ag(111)表面的单个Ag原子进行横向操纵,主要研究探针高度对横向操纵可靠性的影响。使用单原子探针可以在平整的Ag(111)表面实现成功的横向操纵,探针的高度范围是1.0到4.9埃()。...
关键词:扫描隧道显微镜 单原子操纵 吸附原子 金属表面 
金属表面单原子操纵研究进展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42-45,共4页阳红梅 谢逸群 
扫描隧道显微镜或原子力显微镜使人们能够操纵吸附在材料表面的单个原子或分子.这种技术可从单个原子、分子开始组装具有特定功能的纳米结构,也能组装、拆解分子从而控制化学反应的进程,将在物理、化学等多学科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
关键词:扫描隧道显微镜 原子操纵 吸附原子 金属表面 
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吸附原子在Re(0001)表面的自扩散行为(英文)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2期32-35,共4页李友明 
利用分子动力学与分析型嵌入原子模型,研究了吸附原子在Re(0001)表面的自扩散行为.本文计算的扩散系数符合Arrhenius关系.扩散激活能与前因子从Arrhenius关系得到.计算的扩散激活能与低温场离子显微镜实验结果吻合,而前因子与一般理论...
关键词:分子动力 Re(0001) 自扩散 
薄膜的纳米世界
《光机电信息》2008年第12期15-25,共11页曾乐勇 
原子级薄膜形貌的成因和演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关于薄膜沉积的最早的几篇文章。研究者追踪了在低吸附原子迁移率条件下制备薄膜的文献,并将研究者对薄膜形貌定量化研究方面的成就和现状的思考进行了整理。基于纳米级原子团簇...
关键词:薄膜沉积 纳米级 世界 薄膜形貌 原子模型 吸附原子 原子团簇 量化处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