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黄草

作品数:245被引量:732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德勤邓乔华赖小平张慧晔李楚源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韶关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响应面法优化溪黄草的挥发油提取工艺被引量:4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9年第4期50-53,共4页李文莉 吴芳芳 陈路 潘宇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8662,187662);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青年人才启动基金(201802)
目的确定溪黄草挥发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中心组合(Box-Behnken)设计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溪黄草挥发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溪黄草挥发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
关键词:溪黄草 挥发油 响应面法分析 单因素提取 
溪黄草考证及性状鉴别法的验证被引量:4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4年第2期15-18,12,共5页邓乔华 王德勤 黄亦南 梁惠瑜 徐友阳 徐小飞 张为亮 
目的对溪黄草进行考证,并对药材溪黄草及植物溪黄草的性状鉴别法进行验证。方法对药材溪黄草及植物溪黄草两种植物的新鲜及干燥枝叶的性状鉴定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药材溪黄草原植物线纹香茶菜Isodon striatus(Benth.)Kudo及变种纤花香茶...
关键词:溪黄草 线纹香茶菜 纤花香茶菜 性状鉴别法 
对新版药典溪黄草两种基原的研讨被引量:1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2年第4期21-23,共3页邓乔华 张为亮 王德勤 姚小华 黄亦南 欧小辉 黄琳 
国家中药材扶持项目([2008]425号)
目的对新版药典附录Ⅲ首次收载溪黄草(线纹香茶菜和溪黄草)进行探讨。方法对两种原植物进行基原考证、形态描述、显微和薄层鉴定。结果溪黄草的两种基原植物线纹香茶菜和溪黄草有显著差别。结论新版药典溪黄草两种基原值得商榷。
关键词:溪黄草 形态特征 显微鉴定 薄层 
溪黄草药材的基原考证被引量:3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2年第2期82-84,共3页邓乔华 张慧晔 梁惠瑜 黄亦南 
溪黄草俗称熊胆草、血风草、黄汁草、香茶菜、手擦黄等,主产于长江以南的湖南、湖北、四川、云南、江西、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区。因喜生山谷溪旁潮湿处,新鲜叶片揉搓有棕黄色液汁而得名。其在广东临床应用普遍。
关键词:溪黄草 线纹香茶菜 基原 品种 
溪黄草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的建设被引量:5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1年第1期10-12,共3页邓乔华 赵宇 王德勤 蔡玉辉 徐友阳 梁惠瑜 黄勇 
溪黄草为唇形科植物线纹香茶菜Isodon lophanthoides(Buch.-Ham.ex D.Don)H.Hara.的干燥全草,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祛湿、凉血散瘀的功效,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痢疾、肠炎等病症,是我国南方地区治疗乙型肝炎的常用中药...
关键词:溪黄草 GAP基地 规范化种植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0年第24卷(总第112-117期)总目次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0年第6期94-96,共3页
关键词: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目次 高车前苷 不同采收期 荔枝草 清热解毒药 溪黄草 清热燥湿药 2010 
溪黄草四种基源植物的形态鉴别被引量:6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0年第3期30-31,共2页刘凡 黄海波 楼步青 李玲慧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08A030101009)
溪黄草为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线纹香茶菜Rabdosia lophanthoides(Buch.-Ham ex D.Don)Hara的干燥地上部分。现作商品“溪黄草”入药的除线纹香茶菜外,还有同属植物狭基线纹香茶菜R.lophanthoides(Buch.-Ham ex D.Don)Hara var.gerard...
关键词:溪黄草 形态鉴别 电镜扫描 
溪黄草规范化种植技术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0年第2期3-5,共3页邓乔华 徐友阳 丘金裕 蔡玉辉 潘永存 梁惠瑜 彭云 田汉卿 
广州市科技攻关重大项目(项目编号:2007Z1-E5036)
溪黄草为唇形科植物线纹香茶菜lsodon lophanthoides(Buch.-Ham.ex D.Don)H.Hara的干燥全草。主产于长江以南的湖南、四川、云南、江西、广东、广西等地区。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祛湿、凉血散瘀的功效,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急...
关键词:溪黄草 基地 规范化种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