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富论

作品数:27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吕秀兰赵磊石蓉苑来学毛建儒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省政府调研室山东农业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西南财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上海改革》《学园》《内蒙古检察》《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史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与中国“先富计划”的比较研究
《商业文化》2020年第23期46-47,共2页刘思雨 
本篇文章主要是对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以下简称"倍增计划")和中国“先富论”的形成过程,经济效果以及在进入经济安定成长期后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具体从两种计划的经济政策,产业构造,以及雇佣状况等进行分析,找出并分析两种计划...
关键词:倍增计划 奥林匹克运动会 差异点 西方先进国家 收入差距 先富论 国民生产总值 充分就业 
法治中国建设的“共建共享”路径与策略
《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7年第3期29-31,共3页马长山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法治中国’建设中的基层治理法治化路径与策略研究”(项目批准号:15AFX002)。
从“国家构建”走向“共建共享”,将是法治中国建设路径的最优选择。首先,从“先富论”到“三个代表”:以“先进性”构建替代“革命性”构建,大大推进了市场经济发展、民主化改革和社会文明进步;其次,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凸...
关键词:国家构建 共建共享 四位一体 最优选择 政府行政管理 先富论 民主化改革 整体布局 
俗言中的圭臬与灼见
《学园》2014年第28期189-190,共2页马云骓 
"猫论""先富论"和"摸石论"是邓小平以浅论深、以俗喻雅的代表性论述,它们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概要性阐释,是引领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指向性圭臬。
关键词:猫论 先富论 摸石论 文学导向 
从“先富论”到“共享论”
《国土资源导刊》2010年第3期1-1,共1页贺正 
2010年的两会开幕之初曾被境外媒体认为"缺乏中心话题",意指今年两会热点问题虽然不少,但却"靶心分散",失却往年"四万亿"、"大部制"等等吸引媒体聚焦的话题。
关键词:先富 经济 国土资源管理 矿产资源 矿藏资源 大处着眼 
邓小平"先富论"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南北桥》2009年第3期60-61,共2页韩崇安 
邓小平同志在认真分析中国现状后大胆提出"先富论"思想,使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同时,也导致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面对新的历史时期,胡锦涛书记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
关键词:先富论 和谐社会 关系 
“先富论”与和谐社会理论历史背景之比较被引量:3
《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112-115,共4页吕秀兰 苑来学 张开聚 
"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理论,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平均主义盛行,国民经济整体贫困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和谐社会理论,是在经济发展进入关键时期,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人民内部利益矛盾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先富论"...
关键词:先富论 和谐社会 历史背景 共同富裕 
邓小平的先富论与社会和谐
《江淮论坛》2007年第3期8-12,共5页周林章 
允许“先富”,在于反对平均主义,提倡按劳分配,鼓励人们致富;允许“先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扶持“先富”是国家拉动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借鉴“先富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深刻认识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关键词:社会主义 共同富裕 贫富差距 和谐社会 
论邓小平的“先富论”及其与和谐社会理论的关系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111-115,共5页吕秀兰 张开聚 
邓小平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理论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大创新。它有着丰富的内涵、深厚的理论基础,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新一代领导集体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
关键词:先富论 和谐社会 关系 发展 
共同富裕与均贫富仅一步之遥——话不得不说,事不能不办
《经济展望》2006年第6期178-181,共4页
1978年秋邓公北方之行首次提出“先富论”,但同时也强调“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五个统筹”提出后,媒体对共同富裕的讨论日渐升温。有舆论认为目前中国已经从最初的“先富阶段”进入了社会发展更高层次的共同...
关键词:共同富裕 均贫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五个统筹” 富裕阶段 社会发展 先富论 高层次 
论“共同富裕”——治国理政的新理念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72-74,共3页姜炳锐 
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到今年的“两会”,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先富论”转向“共同富裕”。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实现这一转变的深刻原因。
关键词:邓小平 先富论 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 贫富差距 和谐社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