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唐

作品数:213被引量:19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少华程章灿王玲娟王允亮龚世学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诗歌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先唐诗歌在明代的定型——以明编先唐诗歌总集为枢纽的考察
《文献》2024年第3期4-24,共21页魏珞宁 
明人大规模汇纂诗歌总集的活动使部分先唐诗歌的面貌得以定型,体现为文本信息确定、篇章补全、篇章纂合与全篇始见四种情况。文本信息的定型指题目、体裁与作者的确定,如张衡《定情歌》等。篇章补全的定型指某首诗歌的部分句段见载于前...
关键词:先唐诗歌 明代 定型 总集 
试论灾害文学史的建构——以先唐灾害诗歌史为例被引量:4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年第4期70-77,共8页龙珍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唐代灾害诗歌研究”(19FZWB085)。
自然灾害作为文学创作的重要内容,自先秦以来便作为一个文学母题延续至今,早已成就一部脉络清晰、成果丰厚而形式多样的灾害文学发展史。可以说,一部人类灾害抗争史就是一部灾害文学书写史,自然灾害的文学书写在中国文学史上源远流长,...
关键词:灾害文学史 灾害书写 灾害诗歌史 
明代先唐诗歌选本编选的诗歌史意识
《殷都学刊》2012年第2期54-56,共3页解国旺 
明代诗歌选本主要是指先唐古诗选本和唐诗选本。先唐古诗选本约有150余种。明代诗歌选本在选录大量先唐古诗和唐诗的同时,既倡明了自己的文学主张,又体现了一定的诗歌史意识,具有通代诗选性质。
关键词:先唐古诗选本 诗歌史 诗歌批评 
一个有待于重新认识的批评家——陈祚明的先唐诗歌批评被引量:6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年第3期90-97,共8页蒋寅 
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作为著名的先唐诗选本,虽常被引用,但人们注意的只是其中对具体诗作的评论,作为批评家的陈祚明本人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关注陈祚明作为批评家的素质,包括诗学观念的包容性、富有历史感的批评眼光、基于比较...
关键词:陈祚明 批评家 先唐诗歌 
先唐七夕诗歌的形成与演变
《中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4期20-23,共4页郭建勋 张伟 
《诗经·小雅·大东》中的星神牵牛、织女,为后世七夕诗歌的形成提供了胚胎,《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可视为七夕诗歌的开创性作品,它确立了此类诗作"织女视角"的抒写模式。魏晋时期的七夕诗歌日益社会化和世俗化,到南朝则进一步将其...
关键词:先唐 七夕诗歌 形成 演变 
生死·享乐与自由·超越:先唐文人的游仙精神论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44-47,共4页王友胜 
中国文人游仙精神有两个源头。受其影响,中国古代游仙诗歌也呈双峰双峙,二水分流的局面,可划出并行的两类:正格游仙诗与别格游仙诗。
关键词:游仙精神 先唐文人 诗歌 
我国韵文发展的光辉时代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1-7,共7页吴企明 
闻一多先生爱讲“诗唐”,他认为唐代是诗的王国。确实,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与之相应,以诗歌为主体的唐代韵文,也进入了空前繁荣昌盛的阶段。它的标志是,韵文体式空前齐备,韵文作家空前活跃,韵文数量空前繁富,韵文质量超...
关键词:诗歌发展史 先唐 唐五代 闻一多先生 题画诗 创作动机 杜甫诗 严羽 三五七言 李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