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震

作品数:316被引量:1134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刁桂苓陈学忠刘芳郑斯华郭祥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海量视频监控的中小地震烈度快速判断方法尝试被引量:6
《地震研究》2017年第2期324-332,共9页李东平 刘倩倩 龚俊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1508026);浙江省地震局科技项目(2016zjj01)共同资助
震后在海量监控资料的支持下,利用定性分析烈度经验矩阵建立监控视频与地震烈度的相对关系,在视频监控中提取震害和烈度信息。为进一步提高烈度判读的效率,建立基于视频图元变化的地面强震动定量分析方法,计算出监控点的地震动峰值加速...
关键词:视频监控 烈度快速评估 大数据 中小地震 
利用小震震源机制解研究宁夏南部及邻区构造应力场被引量:10
《地震研究》2015年第1期51-57,共7页曾宪伟 莘海亮 陈春梅 蔡新华 
地震科技星火计划(XH12054Y);地震行业专项(201208009)联合资助
利用垂直向Pg和Sg波振幅比方法计算了2003年1月至2009年10月间宁夏南部及邻区的40个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然后对计算所得的40个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进行系统聚类及应力场分析,利用格点尝试法研究灵武—吴忠地区(I区)和宁夏南部地区(II区)...
关键词:宁夏南部及邻区 中小地震 震源机制 构造应力场 系统聚类法 
利用CAP方法快速计算云南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被引量:14
《中国地震》2014年第4期551-559,共9页杨军 苏有锦 陈佳 叶泵 李孝宾 金明培 王宝善 
地震行业专项"滇西地区深部介质变化主动监测技术研究(地下明灯1)"(201208004);中国地震局地震观测与地球物理成像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OGI2013FUDA02)共同资助
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是反应区域应力场的重要参数,充分利用数量众多的中小地震将有助于获得更高精度的区域应力场分布。本文以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下关虚拟测震台网为例,介绍了利用虚拟台网产出数据,采用CAP方法计算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的流...
关键词:CAP方法 云南地区 中小地震 震源机制 
河北省测震台网中小地震矩震级的测定被引量:14
《华北地震科学》2011年第2期1-5,共5页高景春 赵英萍 徐志国 毛国良 张从珍 李冬圣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0708037)
利用河北省测震台网的数字地震波形资料,反演了2008年12月至2010年4月62个中小地震的震源波谱参数,计算了这些地震的地震矩M0和矩震级Mw,利用正交回归分析方法得到了近震体波震级ML和Mw之间的关系式。
关键词:中小地震 地震矩 矩震级 
用P波初动波形求解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被引量:12
《中国地震》2010年第3期273-282,共10页张项 陈棋福 赵里 孙安辉 
国家地震行业专项(CEA200708008)资助
本文以首都圈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2006年文安地震为例,拓展了基于P波初动波形和区域格林函数库的中小地震震源机制格点搜索方法。通过利用P波初动及随后几个波动周期的波形信息,获取文安5.1级震源机制解。应用示例表明,采用格点搜索方法...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 格林函数 格点搜索 P波初动波形 
云南和四川中小地震应力降时空特征研究被引量:19
《地震研究》2010年第3期314-319,共6页刘丽芳 苏有锦 刘杰 杨晶琼 
云南省人民政府十项重大措施"数字地震学参数在地震预测预报中的应用研究";地震科学联合基金"腾冲火山区三维Q值反演及地壳内部构造特征研究"(C08065);地震行业专项(200708026)联合资助
通过消除S波观测谱中的传播路径、场地响应、仪器响应、噪声等的影响,得到中小地震的震源谱。根据Brune震源模型,运用遗传算法计算了云南地区2121次ML2.0~5.3地震和四川地区323次ML3.0~5.1地震的应力降参数Δσ,分析了云南地区和四川...
关键词:应力降 遗传算法 中小地震 龙门山断裂带 云南 四川 
京津唐地区中小地震重新定位被引量:18
《地震学报》2010年第3期257-269,共13页于湘伟 陈运泰 张怀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8CB4257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4049;40404002);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0808068);中国地震局预测研究所项目"华北地震数值预报试验场若干问题预研究(2007-36)"共同资助
利用华北遥测台网和首都圈数字地震台网112个台站记录到的1993—2004年发生在首都圈地区3983次地震的P波绝对到时资料和相对到时资料,采用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联合反演首都圈地区的地震震源参数,给出了2809次地震的重新定位结果.经地...
关键词:双差地震层析成像 地震重新定位 震源深度 京津唐地区 地震活动性 
福建地区中小地震加速度反应谱衰减规律被引量:15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第5期52-58,共7页金星 康兰池 欧益萍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基金(200808067)
本文基于收集福建省地震监测台网7个基岩台站从1999年至2007年获得的94个地震(ML=2.8-4.9,△=13-462 km)的1974条宽频带速度记录,利用实时仿真方法得到了相应的加速度记录,进而得到了福建地区基岩场地中小地震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的衰减...
关键词:实时仿真 绝对加速度反应谱 衰减关系 
用于核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中小地震水平向加速度反应谱衰减关系研究被引量:4
《中国地震》2009年第3期274-281,共8页赵凤新 王海江 张郁山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C13B02);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科研专项经费(200708003)资助
利用美国西部的中小地震记录对基岩场地条件下的中小地震水平向地震动多阻尼加速度反应谱的衰减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分析了震级与距离对中小地震水平向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衰减规律的影响。
关键词:基岩 中小地震 加速度反应谱 衰减关系 核工程 
唐山余震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分区特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5
《中国地震》2008年第2期150-158,共9页李轶群 王健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历史地震资料补遗、可靠性及工程应用研究(200708048)
利用2002~2006年数字化地震资料,分析了该时段发生的中小地震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网格密集值计算方法将唐山余震区细分为5个区域。在每一分区内利用格点尝试法求解小震综合节面解。结果表明:各分区小震震源机制节面解有所不同,P轴...
关键词:唐山地震 中小地震 震源机制 应力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