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震

作品数:315被引量:1126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刁桂苓陈学忠刘芳郑斯华郭祥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鲁西地区中小地震震源参数特征分析
《地震研究》2025年第2期341-350,共10页陈亚红 廖发圣 张正帅 徐芳芳 申茂正 蔡璐 董春勇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科研三结合课题(3JH-202402033);山东省地震局合同制项目(YB2430)。
利用2013年1月—2023年7月山东地震台网记录到的鲁西地区的地震波形资料,基于高频截止震源模型,使用稳健的最小二乘方法拟合研究区内的震源谱,得到了236个中小地震的震源参数。结果显示:(1)地震矩M_(0)为10^(11)~10^(14)N·m,与近震震级...
关键词:震源参数 高频截止模型 拐角频率 视应力 应力降 B值 
海南岛及邻区中小地震重定位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2025年第2期191-204,共14页郭云飞 雷建设 关鹏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30306);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科技创新团队(2023-JBKY-55);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ZDJ2024-28)。
本研究收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2008年11月18日至2023年10月26日期间由68个地震台站记录的海南及邻区415次地震事件的6 090条P波和5 545条S波震相到时数据,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开展重定位研究,最终获得313次地震的高质量震源参数。研究结果显...
关键词:双差重定位 三亚4.2级地震 乐东震群 
安徽霍山地区小地震时空特征研究
《地震学报》2025年第1期93-106,共14页王鹏 毕波 孙冬军 邵永谦 刘芳 
上海市科委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23DZ1200200);上海市财政资助项目(2020J0001);上海佘山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海洋地震观测研究室课题(2023SSY08)共同资助。
利用基于人工智能算法PhaseNet的地震处理系统RISP,对安徽省霍山地区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连续两年的地震波形资料进行了扫描,检测到3839个地震事件,这一数量是人工目录的3倍。地震识别匹配率达到了95%。该系统能产出各震级段的地震目录...
关键词:霍山震群 微震重定位 地震活动性 断裂构造 地震数据实时处理系统 双差定位与成像 
川滇地区中小地震应力降特征及趋势分析
《地震》2024年第4期1-13,共13页郑现 赵翠萍 吴微微 杨晶琼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C3000703-07)。
本研究计算了2019年1月—2023年12月川滇地区8071个中小地震的震源参数,对2021年5月21日漾濞M_(S)6.4地震、2022年9月5日泸定M_(S)6.8地震震源区及重点观测区域(龙门山断裂带、红河断裂带南段与小江断裂带交会区域)进行了应力降的时间...
关键词:川滇地区 震源参数 应力降 2021年漾濞地震 2022年泸定地震 
青海东部地区中小地震矩震级的测定
《高原地震》2024年第4期9-14,共6页卢嘉沁 李振凯 文勇 杨浩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报、科研三结合课题(项目编号:3JH-202401081)资助。
通过分析青海省测震台网的数字地震波数据,反演了152次中小型地震的震源波谱参数。基于这些参数,计算出了相应的地震矩M0和矩震级MW。通过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近震体波震级ML与矩震级MW之间的关联公式。
关键词:中小地震 地震矩 矩震级 
萍乡及邻区中小地震视应力时空变化特征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4年第6期21-27,共7页陈江贻 汤兰荣 邓辉 许志山 严宁欣 万祺薇 万康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科研三结合课题(项目编号:3JH-202401049);江西省防震减灾与工程地质灾害探测工程研究中心、江西九江杨子块体东部地球动力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放基金(项目编号:OGYB202204)。
选取2009—2022年江西萍乡及邻区181个M_(L)≥1.8中小地震数字波形资料,基于Brune圆盘模型,结合遗传算法,计算该区地震视应力,通过分析视应力时空变化特征,探讨研究区应力水平。计算结果表明:萍乡及邻区地震视应力值分布在0.0018 MPa—1...
关键词:萍乡及邻区 震源动力学参数 视应力 时空变化特征 B值 
库车—沙雅地区中小地震发震构造探讨
《地球物理学报》2024年第10期3747-3765,共19页邓明文 李金 许鑫 宋春燕 苏金波 刘冠伸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22025D,XH21042);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CEAIEF20230203);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科研”三结合课题(3JH-202001098,3JH-20230100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20D01A8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2022B03001-1,2020B03006-3);新疆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XKLGP2022K01,XKLGP2022K02)共同资助。
库车—沙雅地区位于塔里木克拉通北部,近年来该地区地震具有频次不断增多、震级不断增大、时间间隔逐渐缩短的趋势.本文利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2017年1月—2022年12月震相走时和宽频带数据,通过重新定位、CAP(Cut And Paste)方法获得了库...
关键词:库车—沙雅地区 重定位 震源机制解 走滑断层 发震构造 
统计地震学在京津冀地区地震危险性评估中的应用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4年第9期899-904,共6页孙丽娜 郭蕾 
河北省地震科技星火计划(DZ2023120700001,DZ2023120800016)。
以1980~2022年京津冀地区现代地震目录作为统计样本,采用基于空间分割的非完全中心化Voronoi分割法来网格化研究区域,并以泊松模型为基础建立地震危险性概率模型,开展研究区中期尺度的中小地震概率预测。结果发现,计算得到的概率相对高...
关键词:统计地震学 中小地震 概率预测 地震危险性 
地震亚失稳过程中前兆异常演化的综合解释——以2014年鲁甸6.5级地震为例被引量:1
《地震地质》2024年第3期513-535,共23页蒋海昆 邓世广 姚琪 宋金 王锦红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23FY101503);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LED2022B05)共同资助。
文中以2014年鲁甸6.5级地震为例,在亚失稳实验及理论指导下,基于震前地震活动及地球物理观测资料并结合地震成核数值模拟结果,综合分析前兆异常时空演化与亚失稳过程的关系,首次提供了一个可明确佐证亚失稳阶段震源区成核、震源区附近...
关键词:亚失稳阶段 应力状态变化 断层变形协同化 鲁甸M 6.5地震 小地震活动 地球物理观测 
大同火山群及邻区中小地震重定位
《地震地质》2024年第2期336-356,共21页许永强 雷建设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2023-JBKY-5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939206);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2022Y764);山西大同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22CX05)共同资助。
文中基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在大同火山群及周边地区记录到的2008年1月-2023年1月期间3 218个地震的到时资料,采用双差地震重定位法开展了重新定位研究,获得了2 447个事件的重定位结果。结果显示,地震大多发生在16km深度以浅处,集中分布...
关键词:大同火山群 口泉断裂带 大同-阳高震区 地震重定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