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黑胚病

作品数:62被引量:135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洪连袁虹霞邢小萍孙炳剑李巧云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新疆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麦类作物学报》《农民致富之友》《湖北农业科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河南农业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环境因素对小麦黑胚病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河南农业科学》2018年第8期1-5,共5页姜玉梅 徐乔乔 李巧云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72102110041)
就栽培措施与气象因子两大主要环境因素对小麦黑胚病发病率的影响进行综述。栽培措施中,耕作方式和播量对黑胚率影响不大,播期对黑胚率影响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土壤质地对黑胚率有一定的影响,灌溉和施肥与黑胚率关系密切。一般认为,黑胚...
关键词:小麦 黑胚病 栽培措施 气象因子 预测模型 
小麦黑胚病籽粒黑变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8
《河南农业科学》2016年第8期1-6,共6页梁晓龙 李巧云 牛吉山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D26B01);国家"863"计划项目(2012AA101105)
综述了小麦黑胚病病因及其黑变机制研究进展。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因素与病菌侵染引起酶促褐变,导致小麦黑胚病症状产生,而褐变是小麦籽粒中酚类物质发生氧化形成褐色物质导致的。筛选不同的生理型与病理型感病材料是研究小麦黑胚...
关键词:小麦 黑胚病 病因 黑变机制 
我国小麦黑胚病研究进展被引量:11
《河南农业科学》2009年第9期117-120,共4页宋玉立 何文兰 杨共强 孙静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2A16;2006BAD02A07;2006BAD08A05)
论述了我国小麦黑胚病的发生危害、流行规律及影响因素、病原及其致病性、品种抗病性和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小麦 黑胚病 防治 研究进展 
11种杀菌剂对小麦黑胚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被引量:4
《河南农业科学》2006年第12期54-55,60,共3页邢小萍 袁虹霞 孙炳剑 李洪连 王信 
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应用的综合示范"(2001BAS04A30)
采用PDA平板和凹玻片法分别测定了11种杀菌剂对小麦黑胚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适乐时对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都最强,EC50分别为1.45×105mg/kg和0.10mg/kg;科博、敌力脱、扑海因、敌畏丹对病菌孢子萌...
关键词:小麦黑胚病 链格孢 杀菌剂 毒力测定 
不同抗黑胚病小麦品种接菌后几种酶活性变化被引量:3
《河南农业科学》2006年第4期66-69,共4页于巧丽 孙炳剑 王璟 邢小萍 李洪连 袁虹霞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南课题(2004BA520A06-11);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2001BA804A30);河南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0423011400)
研究了接种链格孢菌前后抗、感黑胚病的小麦品种(各3个)小穗内与抗性反应有关的SOD、POD、PPO 3种酶活性的动态变化。接菌后,抗病品种SOD酶活性第2天达最大峰值;感病品种豫农9901的SOD最大值在第5天出现,豫麦57号和中育6号的SOD最大值...
关键词:小麦黑胚病 品种抗性 酶活性 
我国小麦黑胚病研究进展被引量:7
《河南农业科学》1999年第1期23-25,共3页康业斌 成玉梅 刘顺通 张妙霞 
小麦黑胚病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包括普通小麦和硬粒小麦)病害,其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取决于品种、地点、年份和农艺措施。我国小麦黑胚病原是北方冬小麦上一种不引人注意的病害,但近年来随着小麦成熟期间的气候变化,其发生有加...
关键词:小麦黑胚病 病原菌 病害侵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