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情小说

作品数:45被引量:3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永胡全章罗紫鹏龙莹莹罗春磊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洛阳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周口师范学院学报》《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文学教育》《文艺理论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宁夏回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恨海》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吴趼人《恨海》“情论”研究
《文学教育》2020年第16期34-37,共4页赵相宜 
《恨海》是晚清小说家吴趼人颇为得意的中篇写情小说。本文试从《恨海》开篇的一段议论出发,拟称其为"情论",从具体内涵、文论缘起、文本表现以及其内涵拓展四方面展开研究。
关键词:吴趼人 写情小说 《恨海》 “情论” 
试论吴趼人写情小说的伦理叙事——以《恨海》为中心
《唐都学刊》2014年第1期99-102,共4页董志 
吴趼人的写情小说以鲜明的伦理道德关照在晚清小说中显得尤为特别。关注以《恨海》为中心的写情小说的叙事手法,立足于小说中大量的伦理内容,从伦理叙事的角度,对其叙事动力、叙事线索、人物塑造和道德立场进行了初步解析。
关键词:伦理叙事 恨海 伦理立场 
吴趼人写情小说《恨海》与《劫余灰》之比较
《金田》2012年第8期53-53,共1页龙莹莹 
吴趼人写情小说《恨海》与《劫余灰》在主题意蕴、艺术特色以及时代内涵方面有着很多相似之处,本文旨在从以上几个方面对这两部作品进行分析,揭示出作品写"情"背后的深层意蕴,即"恢复旧有之道德",寻找救国良方。
关键词:吴趼人 《恨海》 《劫余灰》 
情感·道德·国家——吴趼人《恨海》及其周边被引量:4
《云梦学刊》2009年第6期91-95,共5页李青果 
晚清小说名家吴趼人创作的《恨海》等写情作品,从情感的角度重新叙述和宣扬中国的传统道德,使他的这类作品成为表彰民族固有特性、恢复"中国性"的"象征主义"作品。在创作中,他以身作则,不断通过议论为其他作家示范如何写情,努力修复被...
关键词:吴趼人 写情小说 情感 道德 国家 
“写情”偏多言外意——晚清“写情小说”《恨海》的三重主题意蕴被引量:2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14-17,共4页胡全章 
从问世时的好评如潮到20世纪中叶的全盘否定,再到新时期以来的重新肯定,近百年的《恨海》接受史足证其为一部意蕴繁复的"写情小说"。借儿女之事言家国之情、弘扬传统道德、暴露旧礼教之罪恶是其蕴含的三重主题意蕴。然而它们均非现代意...
关键词:《恨海》 晚清 “写情小说” 主题意蕴 
“小说界革命”前后的写情小说
《社会科学辑刊》1997年第5期130-134,共5页林薇 
“小说界革命”前后的写情小说林薇自1902年梁启超倡言“小说界革命”,“登高一呼,群山响应”①,揭开了小说发展史上新的一页。小说被视为开启民智、改造社会之利器,在空前繁荣的同时,也空前地高度政治化了。阿英《晚清小说史...
关键词:“小说界革命” 《浮生六记》 写情小说 才子佳人小说 《恨海》 《红楼梦》 吴趼人 《泪珠缘》 言情小说 鸳鸯蝴蝶派小说 
论吴趼人的文学写情意识——兼析写情小说《恨海》被引量:2
《明清小说研究》1988年第4期234-243,共10页毛宗刚 
或许,在中国近代文学中我们很难再找到一部象《恨海》那样令学术界众说纷纭的作品了。小说中弥漫着浓郁的封建气息。
关键词:人性 封建伦理道德 宋明理学 封建意识 学术界 社会性 人类活动 封建社会 写情小说 自然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