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下

作品数:1061被引量:2669H指数:2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李建生赵君玫赵晶刘翠哲张卫红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河北中医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谈通腑泻下法在老年病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2
《河北中医》2013年第1期63-64,共2页张晓文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病发病率急骤增加[1]。笔者从事老年病临床工作多年,深刻体会到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在常见老年病的治疗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年病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关键词:下法 急性病 卒中 慢性病 心力衰竭 糖尿病 冠状动脉疾病 高血压 
泻下通腑法在中风急性期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
《河北中医》2008年第5期491-492,共2页姜鸿雁 
关键词:下法 中风 中医药疗法 
通腑泻下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便秘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5
《河北中医》2005年第11期828-829,共2页刘向东 董宁 王小花 
关键词:通腑泻下法 重型颅脑损伤 便秘 
浅论温病治疗中的顾护津液之法被引量:3
《河北中医》2003年第5期361-361,共1页朱建君 张葆花 
关键词:温病 中医药疗法 津液 辛凉保津法 清热保津法 泻下存津法 甘寒生津法 咸寒养津法 
常见中药不良反应概况被引量:3
《河北中医》2001年第2期152-154,共3页马建昕 李廷谦 毛兵 常静 
关键词:中药 不良反应 综述 解表药 清热药 泻下药 中药毒性 
泻下剂在临床各科应用
《河北中医》1995年第1期35-35,共1页洪鸾 孙春荣 
泻下剂在临床各科应用洪鸾,孙春荣(山东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12729)张仲景对于泻下剂的应用很重视,他拟定的承气汤在《伤寒论》中占重要位置。金元四大家之一张子和治病多主攻下,并有其独到之处,所以泻下剂在临床是否善于应...
关键词:泻下剂 临床应用 
泻下法临证偶得
《河北中医》1988年第5期13-13,共1页陈银藏 
“泻下”是祖国医学的治疗方法之一,笔者在临床上曾多次运用效果很好,不揣浅陋,略陈管见,供同道参考。泻下治咳。咳嗽的病因很多,此法仅用于肺热咳嗽,常见于肺炎、气管炎。由于痰热壅肺,肺气失宣,咳喘不止,见有便秘,数日不下。如彭氏,女...
关键词:泻下法 临证 肺热咳嗽 治疗方法 祖国医学 痰热壅肺 肺气失宣 不能平卧 
浅谈下法
《河北中医》1985年第1期41-43,共3页丁文 李俊杰 
一、下法的形成与发展 下法亦称通下法、泻下法、攻里法,乃“汗、吐、下、和、清、温、补、消”八法之一,用以治疗实热内结,肠胃积滞,或水饮停蓄之里实证。通过荡涤肠胃内的实质病邪,使停留在肠胃内的燥屎、实热、宿食、冷积、瘀...
关键词:通下法 肠胃积滞 泻下法 肝昏迷 尿毒症 实热 水饮 胃内 
温下法的临床应用
《河北中医》1983年第4期21-22,共2页陈贻平 
温下法是祖国医学泻下法中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上也广为应用,只要运用恰当,多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法主要用于里寒实证,当脏腑间有寒冷积聚之邪,寒邪在非温不散,实邪非下不去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并应根据病情出现的各种见证,配合甘温益气,
关键词:临床应用 温下法 治疗方法 祖国医学 甘温益气 泻下法 寒实证 
泻下法的临床运用
《河北中医》1981年第1期26-30,共5页范准成 
在祖国医学理论及临床实际运用中,泻下法的意义和作用,远远不止通便而已。今就以下几种病证,谈谈自己运用泻下法的点滴体会。一、急性高热关于热性病的治法,曰:“治之各通其藏脉,《素问·热论篇》病日衰已矣。
关键词:临床运用 泻下法 实际运用 医学理论 急性高热 热性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