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布什主义

作品数:11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李华锋林建华牛新春王国忠王芳更多>>
相关机构:聊城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绥化师范专科学校北京联合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和平与发展》《新视野》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布什的战略遗产及其前景
《和平与发展》2008年第1期21-25,20,共6页张林宏 
布什执政7年来,先后推出了带有很强冒险性和进攻性的战略原则“布什主义”和“新布什主义”,这些原则推行的后果,无论是收益或损害,都将作为美国的战略遗产传承下去。梳理和总结布什的战略遗产,有助于分析研究今后美国全球战略的...
关键词:“布什主义” “新布什主义” 战略遗产 
布什对外战略剖析——从“9·11”新布什主义出台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51-54,共4页杨子辉 
本文拟从国际格局的变化,新保守主义的推波助澜,布什主义的出台三个方面对美国对外战略进行解读,认为植根于美国社会和政治文化中的天定命运观和美国例外论是其对外政策中的深层次因素。
关键词:民主和平论 新保守主义 布什主义 
美国“转型外交”走向何方?
《学习月刊》2006年第7期36-37,共2页赵可金 
关键词: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转型外交 拉姆斯菲尔德 新帝国论 外交官 小布什 新布什主义 
“新布什主义”与中亚地缘政治格局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60-62,共3页吴疆 王先丽 
“新布什主义”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等手段增强了美国在中亚影响力,引起了美俄两大主角在中亚这一“角斗场”势力的此消彼长,动摇了传统的地缘政治格局,塑造了中亚新地缘政治格局的基本框架,而中亚五国及诸如中国在内的国家力量的消长...
关键词:“新布什主义” 中亚 地缘政治格局 
2005年世界政治主题词
《新视野》2006年第1期75-77,共3页和平 
回首一年来的世界政治,几个频繁见诸报端的主题词跃入眼帘:新布什主义、颜色革命、欧宪公决、中国崛起、日本“入常”、六方会谈、世纪大审判……沿着这条线索,我们看到的是一幅色彩斑斓的国际政治画面。新布什主义是无奈的退却,而不是...
关键词:新布什主义 颜色革命 日本“入常” “中国威胁论” 
新布什主义下的欧美关系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50-53,共4页王芳 
小布什赢得大选连任之后,修补美欧关系成为其第二任期内的重点任务之一,于是新布什主义出台,其主要表现为突出的“亲欧”姿态。一方面,欧美分歧难以弥合,并将继续发展;另一方面,欧美利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欧美联盟仍是主流,并将继续...
关键词:新布什主义 欧美关系 欧盟 单边主义 
独联体“颜色革命”与美国“新布什主义”被引量:2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4期85-89,共5页林建华 李华锋 
独联体国家是美国“新布什主义”对外政策的重点区域。在长期输出西方式民主,扶持政治反对派精英的基础上,美国借独联体各国选举之机发动“街头政治”,诱发了旨在建立亲美政权的所谓“颜色革命”。基于独联体国家存在的严重经济和社会问...
关键词:新布什主义 民主化战略 颜色革命 街头政治 
新布什主义与美国外交被引量:1
《和平与发展》2005年第3期19-22,共4页牛新春 
"新布什主义"概括起来就是布什政府在第二任期内将通过进攻性外交、军事、经济等手段向全球推广"民主"、"自由"来"保卫"和扩大美国全球霸权的一种战略.它在本质上和第一任期的"布什主义"是一致的,其目的在于更好地获得美国内的认同和争...
关键词:新布什主义 美国 国际战略 外交 
新布什主义被引量:4
《国际资料信息》2005年第5期38-40,44,共4页张晓慧 
关键词:布什主义 “先发制人” 美国总统 民主制度 民主化 暴政 反恐 
论“新布什主义”被引量:2
《和平与发展》2005年第2期4-8,共5页萨本望 
布什第二任期伊始推出以"铲除暴政"和"推进自由"为主旨的"新布什主义",是其第一任期"先发制人"、"单边主义"政策基础上的一种策略调整,表面上有一定的灵活性,骨子里却更加强硬.第二任期内在对华关系上将坚持两手政策,力求稳定台海局势.
关键词:美国 新布什主义单边主义策略调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