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山沱期

作品数:59被引量:417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尹崇玉高林志唐烽袁训来周传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贵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贵州省省长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贵州开阳北部地区陡山沱期磷矿成矿远景预测
《化工矿物与加工》2025年第2期70-76,共7页吴文明 杨瑞东 高川黔 高军波 陈吉艳 王泽鹏 刘建中 彭柔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C2906604);部省合作试点项目(自然资办函[2023]2247)。
贵州开阳地区是陡山沱期磷矿重要的成矿区,发育的富磷矿约占中国富磷矿的66%。通过区域地质、含磷岩系沉积层序、岩相古地理和洋流方向等综合分析,认为开阳北部陡山沱期为潮下带-潮间带发育区域,上升洋流富磷海水中磷质在该环境沉淀,具...
关键词:成矿预测 磷矿 陡山沱期 地质特征 古地理特征 地质找矿 
贵州瓮安地区陡山沱期磷块岩沉积特征及成矿预测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5期1-8,共8页杨瑞东 陈群 高川黔 任海利 陈蓉 高军波 彭柔 陈吉艳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3YFC2906604);部省合作试点资助项目(自然资办函[2023]2247)。
贵州瓮安已探明磷矿资源储量36.5亿吨,素有“亚洲磷仓”的美誉。随着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急需对瓮安地区成磷条件与找矿远景区进行预测,指导磷矿找矿工作。通过对瓮安地区陡山沱期磷块岩沉积特征、沉积层序、成矿模式和成磷古...
关键词:成矿预测区 磷矿 陡山沱期 瓮安 
宜昌磷矿田早震旦世陡山沱期磷块岩富集规律浅析被引量:5
《资源环境与工程》2021年第5期599-605,共7页刘银 聂开红 牟宗玉 雷雳 肖长喜 杨朋 向萌 
湖北省地质局科技项目——鄂西地区磷矿田地质勘查成果集成(KJ2020-49)。
通过收集和分析宜昌磷矿田72处矿产地257个探矿工程的工业矿层厚度资料,浅析早震旦世陡山沱期磷块岩的富集规律。研究表明,宜昌磷矿田陡山沱组主要工业矿层在区域上呈NW向带状展布,矿层自南向北厚度变薄;富矿带分布趋势与工业矿层基本一...
关键词:宜昌磷矿田 陡山沱期 磷块岩 富集规律 
贵州福泉地区晚陡山沱期磷矿成因及古地理控矿意义被引量:10
《矿产勘查》2018年第8期1577-1586,共10页任厚州 赵征 谭华 兰安平 安琦 
福泉磨坊和英坪磷矿是陡山沱期磷矿的典型矿床之一,其中陡山沱期磷矿的上矿层(b矿层)开采条件较好、含磷资源量较大及品位较高的海相含碘磷块岩矿床为典型的特征。主要类型为砂屑磷块岩、含磷质或白云质团块状磷块岩和致密块状磷块岩,...
关键词:福泉 磷块岩 b矿层 侵蚀面 沉积环境 
黔中地区陡山沱期开阳、瓮安磷矿区成矿作用研究现状探讨被引量:7
《地质找矿论丛》2017年第4期551-561,共11页杨海英 肖加飞 李艳桃 和景阳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十二五项目群课题(编号:SKLODG-ZY125-08)资助
在震旦纪陡山沱期,扬子地台发生了大规模的成磷事件,广泛发育磷质岩和碳酸盐岩沉积;磷质岩在黔中、鄂西等地构成了超大型矿床,代表了地球历史中最早出现的成磷事件。文章通过分析总结瓮安、开阳地区陡山沱期形成磷矿床的古地理环境、物...
关键词:陡山沱期 古地理环境 成矿作用 成矿模式 黔中地区 
贵州开阳地区“澄江组”沉积特征及环境分析被引量:3
《地层学杂志》2017年第4期437-444,共8页徐世林 杨瑞东 吴文明 彭益书 
贵州开阳地区是中国陡山沱期磷矿的主要产出地之一,含磷地层洋水组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热点,但对其底板澄江组的研究严重不足,仅在地调中对其进行简单的地层描述和对比划分。通过对澄江组岩性、沉积序列、地球化学等分析,认为该组时代可能...
关键词:岩石地层 资源地层 沉积特征 沉积环境 澄江组 陡山沱期 开阳 贵州 
贵州开阳地区洋水矿区洋水背斜东翼深部晚震旦世陡山沱期磷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被引量:5
《企业技术开发》2017年第1期74-77,共4页杨光亮 刘传宝 刘杰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上扬子古陆块二级构造单元,扬子陆块南部被动边缘褶冲带三级构造单元之凤岗南北向褶断区及黔中隆起四级构造单元北缘洋水背斜东翼深部。矿床属外生沉积类型磷矿床。矿层中的主要有用组分是P2O5含量高,伴生有益组份碘(I-...
关键词:磷矿 地质特征 成因 
黔中开阳地区震旦纪陡山沱期富磷矿沉积特征与成矿模式被引量:30
《古地理学报》2016年第4期581-594,共14页张亚冠 杜远生 陈国勇 刘建中 王泽鹏 徐圆圆 谭代卫 李磊 王大福 吴文明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4016501);贵州省地质矿产开发局项目(编号:黔地矿办发[2013]56号)联合资助~~
黔中开阳地区在震旦纪陡山沱期全球成磷事件的大背景下,发育了厚度较大的富磷矿层。通过岩石薄片观察、地层对比与划分及沉积相分析等手段,探讨黔中开阳地区震旦纪陡山沱期磷矿床沉积特征与成矿模式。结果表明:(1)开阳地区陡山沱期处于...
关键词:黔中 震旦纪 陡山沱期 磷矿 成矿模式 
贵州开阳双山坪——龙水地区陡山沱期沉积环境的演化
《有色金属文摘》2015年第3期38-40,共3页陈智 
本文通过对贵州开阳双山坪—龙水地区陡山沱组特征研究,划分了陡山沱组(Z1d)岩性段并分析其沉积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沉积环境的演化规律,从而对本区及周边地区磷矿的勘查提供相关理论依据的目的。
关键词:陡山沱组 沉积环境 贵州 
埃迪卡拉纪印痕化石是陡山沱期宏体藻类的固着器吗?——Hiemalora与Gesinella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地质论评》2014年第5期1009-1018,共10页唐烽 金幸生 王约 丁明 赵元龙 高林志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编号121201140779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1172002;41162003)成果
Hiemalora是一类广为分布的埃迪卡拉(Ediacaran)纪(震旦纪)圆盘状印痕化石,周围具流苏状或触须状突起,曾被解释为似水母动物,或某种叶状生物的固着器官,但以往罕见其与叶状生物体共同保存。本文报道了华南贵州震旦纪陡山沱组一类保存完...
关键词:埃迪卡拉生物群/伊迪卡拉生物群 陡山沱组宏体藻类 Gesinella 固着器官 Hiemalora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