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状囊尾蚴病

作品数:80被引量:6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周永学郑国清张玲孙晓林张雪娟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Stefin抗原兔豆状囊尾蚴病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1-9,共9页王由森 石正发 车亮 张月玥 羊倩倩 李甲 肖琴 孙晓林 王泽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60843);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JR7RA823)。
【目的】研究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tefin的生物活性,建立豆状囊尾蚴病新的、高效便捷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方法】用Bradford法测定纯化后的重组蛋白浓度。以重组蛋白stefin作为包被抗原,建立间接ELISA诊断方法,通过从抗原包被浓度、包...
关键词:豆状囊尾蚴 BRADFORD 间接ELISA Stefin 
基于novel⁃miR1检测家兔豆状囊尾蚴感染的滚环扩增方法的建立和应用被引量:1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23年第3期294-299,共6页陈国梁 王立群 李艳萍 刘婷丽 李红 张少华 骆学农 强文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72889)。
目的建立检测家兔豆状囊尾蚴感染的滚环扩增(RCA)方法。方法以家兔血清中豆状囊尾蚴来源的novel⁃miR1为诊断靶标,设计连接序列和锁式探针,并对连接序列和锁式探针的比例、反应时间、酶用量、dNTP用量以及扩增反应时间等5个重要条件进行...
关键词:豆状囊尾蚴病 novel⁃miR1 滚环扩增 
兔病诊断被引量:1
《四川畜牧兽医》2022年第2期52-53,55,共3页刘蕾 
1一般检查1.1外貌检查1.1.1查体质,看膘情体质良好的兔发育匀称,肌肉结实、丰满,富有弹性,不显骨突。发育不良的兔躯体矮小,结构不匀称,骨突外露,消瘦,这类兔可能患有寄生虫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球虫病、豆状囊尾蚴病、肝片吸虫病、结...
关键词:慢性消耗性疾病 肝片吸虫病 发育不良 兔病 球虫病 多杀性巴氏杆菌病 豆状囊尾蚴病 骨突 
兔豆状囊尾蚴病的诊断与防治被引量:1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0年第4期173-173,共1页韩宇 
近几年来随着锦州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偏远山区的养兔产业发展很快,兔寄生虫病的危害情况也日趋严重,尤其是兔豆状囊尾蚴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为了更好地防治兔豆状囊尾蚴病,本文介绍了豆状囊尾蚴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关键词: 豆状囊尾蚴病 诊断 防治 
阿苯达唑和吡喹酮对兔豆状囊尾蚴病疗效的比较被引量:1
《中国兽医学报》2020年第2期369-374,共6页潘耀谦 冯春花 李鹏 岳锋 吴玉萍 刘兴友 
河南省科技攻关基金资助项目(132102110118);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基金资助项目(S2012-06-02);河南省科技开放合作基金资助项目(182106000043)。
为研究阿苯达唑和吡喹酮对兔豆状囊尾蚴病的治疗效果,将30只患豆状囊尾蚴的病兔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阿苯达唑、吡喹酮和淀粉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从临床症状、体质量变化、白细胞分类变化、病理学宏观、微观和超微结构检查等方面进行比较...
关键词:豆状囊尾蚴病 阿苯达唑 吡喹酮 疗效比较 
家兔豆状囊尾蚴病和弓形虫病防治
《浙江畜牧兽医》2019年第4期47-48,共2页武传余 
1 兔豆状囊尾蚴病兔豆状囊尾蚴病是由豆状带绦虫的幼虫寄生于家兔体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的流行需要犬等肉食动物作为终末宿主,一般在养犬的养殖场较为多发。1.1 流行病学 兔豆状囊尾蚴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家兔主产区都有不同...
关键词:兔豆状囊尾蚴病 弓形虫病 防治 寄生虫病 终末宿主 肉食动物 污染饲料 流行病学 
谨防家兔两种寄生虫病被引量:3
《中国养兔》2019年第4期31-32,共2页武传余 
1兔豆状囊尾蚴病兔豆状囊尾蚴病是由豆状带绦虫的幼虫寄生于家兔体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的流行需要犬等肉食动物作为终末宿主,一般在养犬的养殖场较为多发。1.1流行病学兔豆状囊尾蚴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家兔主产区都有不同程度...
关键词:寄生虫病 家兔 兔豆状囊尾蚴病 终末宿主 肉食动物 污染饲料 流行病学 中间宿主 
一例兔豆状囊尾蚴病的诊疗及防治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年第4期157-157,共1页张萌 
豆状囊尾蚴为家兔的寄生虫病,由豆状带绦史发育过程的中绦期幼虫寄生在兔的肝脏、肠系膜和腹腔内等引起的疾病。成虫寄生在犬、狐狸等肉食动物的小肠内,猫体内也可寄生。家兔为豆状带绦虫的中间宿主。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有的地方发病率很...
关键词:兔豆状囊尾蚴病 寄生虫病 防治 诊疗 发育过程 肉食动物 中间宿主 生长发育 
诊断兔豆状囊尾蚴病的阻断ELISA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被引量:7
《中国兽医学报》2018年第9期1704-1710,共7页潘耀谦 冯春花 王帅 岳峰 王选年 刘兴友 
河南省科技攻关基金资助项目(132102110118,142102110042)
为了提高对兔豆状囊尾蚴病的血清学诊断率,本研究用纯化的63 000囊液蛋白免疫BALB/c小鼠,获得了高效价一抗,再用63 000囊液蛋白作为包被抗原,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山羊抗鼠IgG为二抗,通过对各种试验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特异诊断...
关键词:豆状囊尾蚴病 阻断ELISA方法 囊液蛋白 间接血凝试验 血清学诊断 
基于serpin重组蛋白的豆状囊尾蚴病间接ELISA诊断方法的初步建立被引量:3
《中国兽医科学》2018年第4期443-449,共7页王莉杰 张少华 毛立 梁盼红 王力 王立群 骆学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2726,31372433)
为检测兔豆状囊尾蚴(Cysticercus pisiformis)感染,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扩增豆状囊尾蚴serpin基因,并对其开放阅读框(ORF)及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pET-30a(+)-Cpserpin重组表达载体,并在大...
关键词:豆状囊尾蚴 Cpserpin 原核表达 间接ELISA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