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甲制

作品数:74被引量:19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裕明夏维中陈宝良王昊李三谋更多>>
相关机构: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术研究》《明史研究论丛》《商丘师范学院学报》《开放时代》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户籍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略论清代至民国时期户籍管理与民族人口——以川西松潘为例被引量:1
《历史地理》2015年第2期117-146,共30页安介生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历史民族地理研究”(项目批准号:11AZD059)资助成果;复旦大学“985”三期重大项目“清代至民国时期边疆地区户籍管理与民族认知研究”(项目批准号:2011RWXKZD02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历史时期非汉民族人口问题,长期以来成为中国人口史研究中的一大难点。不仅留存的人口数据较为稀少,而且,其相关记载与数据的准确性又备受质疑。造成这种局面有着极为复杂的历史背景。首先,历史时期的各个政权既没有高度重视当代学术界...
关键词:松潘 土千户 户籍管理 川西地区 丁口 中国人口史 历史时期 地区经济 里甲制 土目 
明清保甲制下的基层编制、户籍管理和聚落地理——《江西新城县保甲图册》的古地图信息分析被引量:3
《历史地理》2014年第1期248-265,共18页郭永钦 
保甲制度可追溯到北宋王安石变法正式确立保甲法,后来也多沿此法,每十家为一甲,每十甲编为一保,选一保长。明代中叶,里甲制度日益衰败崩溃,流民和盗寇问题尖锐突出,保甲制度作为治安手段在地方上盛行一时。明清交替之时,虽然大致经历了...
关键词:信息分析 新城县 里甲制 聚落地理 户籍管理 鲁九皋 烟户册 徐栋 明万历 十一都 
明清时期徽州“图”的区划与组织——几种民间图甲文书举要被引量:3
《历史地理》2013年第2期137-143,共7页黄忠鑫 
“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基地项目《长三角地区乡镇行政区划变迁过程重建》(08FCZD020)的阶段性成果
都图里甲体系是明清时期重要的地方制度和县以下区划。刘志伟对广东都图里甲体系演变的大致形势,做出了极为精辟的判断。他指出:"都"是里甲编排和乡村地域单位的连接点,既具有确定的地域范围,又成为户籍管理的编排依据。"图"和"里"具有...
关键词:里甲制 乡村地域 户籍登记 灵泉寺 户籍管理 甲文 地方制度 资村 十一都 地籍管理 
移民、里甲——明初归德地区研究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年第3期191-191,共1页黄思贤 
河南归德府地区位于河南省东部,即现在的商丘市,其南接安徽,东临江苏、山东,北与河北交界,是南北交通之枢纽,也是古往今来兵家的必争之地。商丘地区乃是宋王朝的京畿之地,经济发达,社会繁荣。但当历史的车轮滚动到金元时,由于长期的战...
关键词:地方政府 军事移民 明初政府 里甲制 朱元璋 商丘地区 黄河水患 山西移民 河南 户籍 
里甲制及其社会弊端
《文献》1995年第4期98-113,共16页李三谋 
里甲,是明代封建社会里政治团粒结构中的一个细胞。它具有诸方面的职能,既是当时进行徭役征调的基层组织,控制和掌握民间劳动力;同时又充当了朱氏王朝通过地方官府,对全国各地施行政治、经济和文化统治的最基本的社会单位,是统治者伸向...
关键词:里甲制 土地占有 明代 户籍 人口流动 基层组织 基本的 黄册 劳动力 人口密度 
清代广东地区图甲制中的“总户”与“子户”被引量:19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2期36-42,28,共8页刘志伟 
清代的图甲制,作为一种用于登记户籍和征纳赋税的制度,是由明代的里甲制衍变过来的。在广东,一直至民国初年,它都是一种相当重要的地方管理制度。这一制度虽是明代里甲制的延续,但从内容到功能都与明代里甲制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差别,从...
关键词:子户 税粮 宗族组织 户名 里甲制 南海 广东地区 氏族 官府 户籍 
明清珠江三角洲地区里甲制中“户”的衍变被引量:26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64-73,共10页刘志伟 
按史学界熟习的常识,明代的里甲制度到清代已解体,并为保甲制所取代。但在珠江三角洲及其他许多地区,里甲制(清代文献一般称为图甲制)不但保留下来,而且还是一种比保甲制更为重要的地方制度。人们在纳税、土地登记、参加科举考试以及其...
关键词:里甲制 珠江三角洲地区 户籍 衍变 社会群体 明代 赋役制度 黄册 清代 家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