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谋

作品数:68被引量:20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博物馆更多>>
发文主题:清代明代清朝解盐《明史》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农业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农学学报》《晋阳学刊》《文献》《中国农史》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1917年京畿直隶大水灾被引量:2
《农学学报》2014年第12期115-120,共6页赵蓬 李三谋 
河北省及其近京地区,在历史上出现过多次自然灾害,曾严重危及当地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尤其是民国六年(1917年)发生的特大水灾,其破坏力相当之大,百姓罹难极其深重。面对这次惨烈的灾情,北洋政府和民间积极行动起来,想方设法地予以应...
关键词:1917年 京畿 大水灾 
晚清山西茶商之运销行为被引量:1
《农业考古》2014年第5期184-191,共8页赵蓬 李三谋 
山西商人或称晋商是商界的巨头,名扬四海。其中的晋省茶商之表现也是很突出的。尤其是在晚清时期的国内国际茶叶贸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在庞大的茶叶运销工程中,承担了很大份额的工作量,于我国茶叶交易市场的维系、发展和国外茶...
关键词:山西茶商 晚清 运销 
青铜农具考释被引量:6
《农业考古》2012年第4期96-103,共8页范荣静 李三谋 
青铜器是红铜和锡的合金(并含有少量的铅),它曾在世界各地普遍出现,属于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我国的青铜冶铸行为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已经开始了,后来经过数百年的演进和发展,到距今约3500年前的商代,又出现了青铜农具的制造活...
关键词:青铜农具 考释 世界性 青铜器 行为 
看清代如何防灾救灾被引量:1
《农村工作通讯》2011年第14期56-57,共2页李三谋 张迪 
清朝社会经济以农业为主体,其特点是分散经营的个体化为主导,组织化程度不高,生产力水平较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薄弱。因此,防灾救灾就成为清朝重要的社会任务。社会化防灾救灾举措防灾救灾的传统办法主要是积谷屯粮。在这方面。
关键词:防灾救灾 清代 社会经济 组织化程度 生产力水平 分散经营 自然灾害 个体化 
明代海盐区之垦耕被引量:1
《盐业史研究》2011年第1期15-22,共8页李三谋 刘刚 
在明朝,按其食盐生产地域,分为两淮、两浙、河东、山东、长芦、福建、两广、云南、四川、辽东等若干盐区,其中,除了池盐、井盐等内地产区外,两淮、两浙、山东、长芦、福建、两广、辽东盐区均属海盐区。海盐区地域广袤,有丰富的土地资源...
关键词:明代 海盐 荡地 垦耕 
金代的解盐经济被引量:5
《盐业史研究》2010年第1期3-9,共7页李三谋 王贵洪 
金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继契丹族之后由女真族建立的一个封建王朝,它统治中国淮河以北广大地区长达100多年。自金太宗天会五年(1127)正月金军攻取河东,解州盐池即归金朝统辖。金初,解州盐池的生产仍实行集工捞采的原始方法,进行粗放劳动...
关键词:金代 解盐 经济 
西夏境内河套地区的农经开发被引量:2
《古今农业》2009年第4期46-54,共9页李三谋 
西夏政府非常重视农业经济,鼓励垦殖,曾不断引进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当地从事农耕生产的人数众多,他们坚持开展灌溉和精耕细作,使西北边疆的种植业迅速壮大起来,尤其是所辖河套地区,基本达到了中原水平。恰如当时边臣庞籍所...
关键词:西夏 河套 农经 
简析宋代解盐之通商被引量:4
《盐业史研究》2009年第3期24-31,共8页李三谋 李建萍 
宋初在解盐区实行较完全的官营盐业经济政策,由国家全面控制解盐贸易,搞所谓的"官搬官运"。解盐的生产、转运、销售各个方面,都直接由政府组织进行。只是在个别地区,如在漳河以北一带,让商人为国家代销一部分食盐,作为微弱的调剂。继之...
关键词:宋代 解盐 通商 
汉唐之间曲折行进的河套畜牧业被引量:2
《中国农史》2009年第3期3-11,共9页张苏 李三谋 
随着汉、唐时期政治与军事背景的影响及其西北边地环境的变化,河套地方的畜牧业几经兴衰,曲折行进。在其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历代封建王朝通过实施移民屯垦政策,使河套地方起初单一的畜牧业生产结构不断发生变化,逐步形成农牧结合的地...
关键词:汉朝 唐代 畜牧业 
明代山西边垦与边军饷银被引量:1
《古今农业》2008年第4期55-62,共8页宿小妹 李三谋 
明朝,我国的北部边疆,一直是从事国防活动的重点地区,朝廷曾在"九边"(甘州、固原、宁夏、延绥、大同、宣府、蓟州、辽东、山西三关各镇)及其附近大搞农垦,即分别以军屯、民屯、商屯等方式加强边防建设,从而有力地支援了塞外的军事活动,...
关键词:明代 山西边垦 饷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