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证

作品数:81被引量:14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郭选贤肖相如李宇铭张光荣王付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中央补助地方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表证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国医大师张磊从气血津液辨证治疗热郁头痛
《河南中医》2024年第5期700-704,共5页闫淑婷 高洁 陈霞 李姗珊 黄庆松 王雪羽 罗天帮 
上海市嘉定区中医重点学科:中医脑病学项目(2020-JDZYYZDZK-03)。
国医大师张磊教授将郁热头痛分为郁热表证、郁热里证,从气血津液辨证治疗热郁头痛。其治疗头痛郁热表证选方用药以“辛散轻清”为主,以宣散表邪、恢复气机出入正常为主,临床常用经验方谷青汤,选奇汤、芎芷石膏汤、清空膏、川芎茶调散、...
关键词:热郁头痛 气血津液辨证 郁热表证 郁热里证 张磊 
皮肤黏膜感染与表证相关性初步探讨
《新中医》2021年第11期212-215,共4页郑成军 李忻红 
八纲辨证理论根据病位的深浅把各种疾病分为表证和里证。当外邪侵犯人体,病位表浅时通常构成表证。皮肤黏膜感染与表证的两大共同点是位置表浅和外邪侵犯。当病原生物侵犯皮肤与黏膜表现为显性感染时,主要有3种表现形式:不伴发热恶寒的...
关键词:皮肤黏膜感染 病原学 表证 里证 
中医发热症状辨证体会
《现代养生》2018年第18期158-159,共2页李霄 王伟 
发热是临床常见疾病,历代各医家对发热的辨证论治非常详细,但是却使发热的辨证非常复杂.从医案上看,各医家对发热的治疗有各自独特的见解,张仲景提出的六经辨证,善于治疗外感发热,而李东垣以独特的“甘温除大热”治疗内伤发热.后世的“...
关键词:表证发热 内伤(里证)发热 半表半里证发热 
基于姚梅龄教授病例分析的少阳病表里论治被引量:5
《时珍国医国药》2017年第9期2260-2262,共3页孙寅翔 张光荣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姚梅龄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142BAB205096)
"少阳为半表半里"是中医院校毕业生所具有的常识,然而在临床应用时,"半表半里"作为疾病之所在显得较为含混,作为"表证、里证相兼"又失去了其独立存在的意义,且不能囊括少阳的全部内涵。诊察少阳病时将少阳表证、里证分别诊察分析,处方...
关键词:少阳病 少阳表证 少阳里证 
阳明表证研究现状被引量:2
《中医药通报》2016年第6期15-17,共3页陈豫 朱远远 张光荣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142BAB205096)
通过梳理古代及现代医家对阳明表证机理的学术观点,从最具争议的问题入手,讨论阳明表证的存在依据、概念内涵及其与阳明经证、阳明里证的区别与联系,以求更好地应用阳明表证理论指导临床治疗。
关键词:表证 阳明表证 阳明经证 阳明里证 
桂枝汤及加减方辨析被引量:4
《光明中医》2016年第16期2427-2430,共4页王金成 王亚丽 刘莎 
通过表证、里证、表里证三证分期法,对桂枝汤及其加减方进行探讨分析。表证以风寒表虚证为主;里证以太阴病及内伤杂病为主;表里证遵"虚人伤寒建其中,实人伤寒发其汗"之原则,表里分治。不管表证或里证,桂枝汤及其加减方均是通过补益中焦...
关键词:桂枝汤 桂枝汤加减方 表证 里证 表里证 
论张仲景的表里概念(下)被引量:3
《国医论坛》2011年第4期1-3,共3页李宇铭 
张仲景关于"里"的概念,不是"非表即里",而是有具体部位,"里"是专指下焦而言。由于下焦是藏津液、营血、精气之所,因而这些功能失常所引起的相关病证均属于"里"。明确"表"和"里"概念的重要意义,就是确定表里同病的先后缓急治法。对张仲景...
关键词:张仲景 《伤寒论》 《金匮要略》 表证 里证 
论张仲景的表里概念(上)被引量:4
《国医论坛》2011年第3期7-9,共3页李宇铭 
张仲景的"表里"概念,与后世所说的表证、里证的概念不同。张仲景的"表证"概念,主要指"恶寒"一症,是外感病初起,风寒袭表而造成营卫不和的重要表现。至于其他表证的证候如脉浮、发热、汗出、恶风、头痛、身疼痛等症,张仲景则称为"病在表...
关键词:张仲景 《伤寒论》 《金匮要略》 表证 里证 
外感热性病的诊治体会
《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年第6期202-202,共1页吕昌林 
外感热性病在我院中医门诊病例中,大概占半数左右,在辩病方面有伤寒、温病之分,在辨证方面有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等区别。其古书之中,理法方药甚多,规矩甚严,但在当今社会,医疗条件优越,如医治及时,传变现象并不多见,医...
关键词:外感热性病 表证期 表里证期 里证期 诊治体会 
论沉脉亦主表被引量:4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年第2期136-136,共1页王四平 吕淑静 李士懋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研究(2007BAI10B01-009)
常言浮脉主表,表证脉浮,但临床上表证初起,脉多不浮,反以沉脉多见。当然,并非表证始终不见脉浮,当外邪化热、热郁而伸时,鼓荡气血外达可见浮脉,甚至可见洪数之脉。因此,表证存在与否,不以脉浮、脉沉为据。
关键词:沉脉 表证 里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