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莎

作品数:10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运城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支气管哮喘辨析痰饮病《伤寒论》布地奈德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河南中医》《山东医药》《中国民间疗法》《光明中医》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麻黄升麻汤条文方证解析及临床应用
《中国民间疗法》2025年第5期126-129,共4页王金成 刘莎 王梦秋 
该文通过对麻黄升麻汤的条文、方证、临床应用进行分析,得出该方集升阳、散寒、清热、温中、养阴、利水功效于一体,适用于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燥湿相兼的复杂病证,主要用于治疗呼吸及消化系统疾病,并且在其他疾病的治疗方面也多有应用。
关键词:麻黄升麻汤 《伤寒论》 条文 方证 应用 
穴位埋线联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2
《山东医药》2023年第5期63-66,共4页刘莎 王金成 王亚丽 
山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项目(2019ZYYC088)。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联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40例。常规组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穴位埋线...
关键词:穴位埋线 布地奈德 肺功能 炎症反应 支气管哮喘 
时时轻扬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浅析被引量:1
《中国民间疗法》2022年第24期36-39,共4页王金成 史明霞 刘莎 
辨证论治固然重要,服药方法亦不可小觑,亦影响临床效果。当前临床注重辨证论治,疏于对服药方法的研究。该文通过分析历代医家运用时时轻扬法的经验,表明在外感病和内伤病中合理应用时时轻扬法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时时轻扬法 浊药轻服 外感病 内伤病 服药方法 
桂枝加附子汤治疗四肢难以屈伸证初探
《中国民间疗法》2022年第21期26-28,共3页王金成 刘莎 
四肢难以屈伸证属于经筋病变,病机有阴虚、阳虚及阴阳俱虚之不同,漏汗是四肢难以屈伸证的病因之一。桂枝汤有益阴扶阳的作用,是治疗四肢难以屈伸证的基础方。桂枝加附子汤由桂枝汤加附子组成,能治疗漏汗所致的四肢难以屈伸证。该文通过...
关键词:桂枝加附子汤 四肢难以屈伸证 漏汗 病机 治疗 
真武汤类方辨析被引量:1
《中国民间疗法》2022年第13期6-8,共3页王金成 刘莎 刘江 
真武汤是治疗少阴阳虚证常用的方剂之一,除治疗少阴病外,还可以治疗痰饮病与水气病。针对以上3种疾病,治疗方剂众多,将真武汤和与其适应证、病机类似者进行辨别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经方,更准确地把握与使用经方。
关键词:真武汤 苓桂术甘汤 麻黄附子汤 附子汤 痰饮病 少阴病 水气病 辨析 
小青龙汤治疗痰饮病探要被引量:2
《中国民间疗法》2022年第7期9-11,共3页刘莎 王金成 刘江 
《金匮要略》指出,溢饮与支饮体实者宜服小青龙汤,体虚者原方去麻黄加杏仁治疗,若误服小青龙汤,出现冲气上逆之证,宜用桂苓五味甘草汤治疗。针对溢饮与支饮不同病机者,分别应用苓甘五味姜辛汤、桂苓五味甘草加杏汤等方剂治疗。张仲景以...
关键词:痰饮 溢饮 支饮 小青龙汤 
“肾燥”治法初探被引量:2
《中国民间疗法》2021年第17期19-20,共2页王金成 刘莎 刘江 
该文依据«黄帝内经»之旨,结合历代医家经验,对“肾燥”治法做初步分析.“肾燥”治法:一是濡润法,即“燥者濡之”,适用于肾阴亏虚之证,通过直接滋养肾阴,达到解除肾燥之目的;二是辛润法,即“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适用于肾气或肾阳不足...
关键词:肾燥 治法 黑地黄丸 濡润 辛润 苦坚 
桂枝汤及加减方辨析被引量:4
《光明中医》2016年第16期2427-2430,共4页王金成 王亚丽 刘莎 
通过表证、里证、表里证三证分期法,对桂枝汤及其加减方进行探讨分析。表证以风寒表虚证为主;里证以太阴病及内伤杂病为主;表里证遵"虚人伤寒建其中,实人伤寒发其汗"之原则,表里分治。不管表证或里证,桂枝汤及其加减方均是通过补益中焦...
关键词:桂枝汤 桂枝汤加减方 表证 里证 表里证 
桂枝麻黄汤服法与剂量关系被引量:1
《河南中医》2014年第2期193-194,共2页王金成 刘莎 
仲景汗剂一般只煎煮一次,分三次服用,少数微汗轻剂分两次服用,遵"少量多次,覆取微汗,不拘次数,中病即止"之原则。桂枝麻黄各半汤虽然按1/3剂量比配方,但是,通过改变服药次数,可以实现全量比、半量比、1/3剂量比之不同方剂,使桂枝麻黄各...
关键词: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 《伤寒论》 张仲景 
中医综合疗法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6
《河南中医》2013年第5期710-711,共2页王金成 潘卫峰 刘莎 王红霞 胡志强 
中医辨治支气管哮喘原则是根据已发、未发,分虚实施治。发时以邪实为主,当攻邪治标,分别寒热,予以温化宣肺或清化肃肺,病久发时虚实夹杂者,又当兼顾。平时以正虚为主,当扶正治本,审察阴阳,分别脏器,采用补肺、健脾、益肾等法。此外,针...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穴位割治 穴位挑治 穴位埋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