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升麻汤

作品数:103被引量:298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李赛美刘敏刘敏王庆国闫军堂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柳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伤寒论》麻黄升麻汤本用“麦门冬”考释
《中医学报》2025年第3期552-555,共4页赵京博 徐爽 李玮 韩林笑 王海晓 任沁怡 钟相根 
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项目“名贵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建设项目”(2060302-2301-16);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239号}。
《伤寒论》麻黄升麻汤是历代医家争辩不休的一首经方。多个版本的《伤寒论》及唐以前诸多医籍均收录了麻黄升麻汤,然其记载却不尽相同,尤以“天门冬”的异文记载最为突出。通过运用对校法校勘不同版本《伤寒论》的麻黄升麻汤,运用他校...
关键词:麻黄升麻汤 麦门冬 天门冬 《伤寒论》 
麻黄升麻汤条文方证解析及临床应用
《中国民间疗法》2025年第5期126-129,共4页王金成 刘莎 王梦秋 
该文通过对麻黄升麻汤的条文、方证、临床应用进行分析,得出该方集升阳、散寒、清热、温中、养阴、利水功效于一体,适用于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燥湿相兼的复杂病证,主要用于治疗呼吸及消化系统疾病,并且在其他疾病的治疗方面也多有应用。
关键词:麻黄升麻汤 《伤寒论》 条文 方证 应用 
郑卫琴教授运用麻黄升麻汤治疗肿瘤合并咽痛急性发作的经验
《中国中医急症》2025年第3期529-531,542,共4页徐昕怡 赵宾 刘平宇 唐晓慧 宋娜 陈雪梅 程俊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郑卫琴名中医工作室建设项目;重庆市科卫联合医学科研项目(2022ZDXM036);江北区科卫联合医学科研项目(JBKW2022zy002)。
临床上,在肿瘤进展及抗癌治疗后患者常常受到外邪侵袭而出现咽痛症状。郑卫琴教授基于“一气周流”理论,认为中气斡旋失常是其发生根源,同时伴随肝失疏泄,肺失宣肃,肾水不藏,肺胃郁热,加之痰瘀毒滞,凝结咽喉是肿瘤合并咽痛发生发展的关...
关键词:咽痛 肿瘤 麻黄升麻汤 一气周流 名医经验 郑卫琴 
麻黄升麻汤方证和病机探索被引量:1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5年第3期253-258,共6页万欣雨 程引 高文波 张治国 
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培训项目([2019]128),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YZ-202035)。
麻黄升麻汤是《伤寒论》中颇具争议的一方,历代医家对其方证、条文病机、组方思路、临床应用等众说纷纭。该文以麻黄升麻汤的药物剂量为线索明确药物主次,以药证为基础剖析组方原则,归纳其方证总结治则治法,进而揭示条文背后的潜在病机...
关键词:麻黄升麻汤 伤寒论 药证 方证 病机 
基于天人相应理论探讨《伤寒论》厥阴咳嗽证治
《河南中医》2025年第1期1-5,共5页王波 王慧颖 刘国华 蔡磊 谢雪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603600);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课题重点项目(2021JJ30510);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科研课题项目(D202303018265);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一般课题项目(XSP2023JYZ050)。
基于天人相应理论,厥阴之义为阴盛阳生,厥阴病病机为肝阳馁弱,内风窜扰各脏。厥阴肝居于水火之间,肝阳虚之时,火气上侮发为热证,水气下乘发为寒证,故厥阴咳嗽既有寒热错杂证,也有寒化证与热化证。厥阴肝虚,内风扰肺,寒热夹杂者,治以温...
关键词:厥阴咳嗽 乌梅丸 麻黄升麻汤 吴茱萸汤 白头翁汤 天人相应 《伤寒论》 张仲景 
郭朋教授从厥阴病论治肝病经验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24年第9期851-852,共2页尤亚 严海艺 郭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673967);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No.CI2021A00811)。
厥阴病是外邪侵入厥阴使气血、阴阳失调而出现寒热症状的六经病之一,厥阴病以寒热错杂、阴阳失衡为主要病理表现。厥阴在脏为肝,肝病诊治可从伤寒厥阴病篇中启发。郭朋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关键词:厥阴病 肝病 乌梅丸 四逆二金泻心汤 当归四逆汤 麻黄升麻汤 
论析麻黄升麻汤与阴火的联系性被引量:1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4年第8期3919-3922,共4页王也民 杨新栎 刘辰昊 刘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20年中医药古籍文献和特色技术传承专项(No.323021212);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No.2022YFS0412)。
麻黄升麻汤出自《伤寒论》,所治证属本虚标实、上热下寒,其组方结构由甘温补中、升阳散郁、寒凉泻火三部分形成。研究发现李东垣治阴火之法与其如出一辙。故文章通过对阴火的内涵及治法原则、麻黄升麻汤方义及与李东垣治阴火代表方关联...
关键词:麻黄升麻汤 阴火 张仲景 李东垣 内伤学说 
白长川教授妙用麻黄升麻汤加减治疗干燥综合征
《时珍国医国药》2024年第6期1491-1492,共2页李选 刘勇 胡旭阳 原亚利 白长川 
白长川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18)119号];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19)128号];辽宁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项目[辽卫办发(2021)29号]。
总结白长川教授妙用麻黄升麻汤加减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经验。麻黄升麻汤出自《伤寒论》,为阳气郁闭,肺热脾寒所设,多因外邪郁闭阳气,误下致气血阴阳亏虚而寒热错杂。白长川教授指出,干燥综合征为津液不足,本虚标实,上热下寒,在外玄府闭塞...
关键词:麻黄升麻汤 干燥综合征 名医经验 白长川 
麻黄升麻汤方证源流与现代研究进展被引量:1
《中国当代医药》2024年第16期173-177,共5页刘振航 陈扬波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4〕20号);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LGF22H150011);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2021ZQ017)。
麻黄升麻汤见于《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由麻黄、升麻、当归、知母、黄芩、葳蕤、芍药、天门冬、桂枝、茯苓、甘草、石膏、白术、干姜十四味药组成,是《伤寒论》中药味最多、最为复杂的方剂之一。原文指出,本方主治之症状“为难...
关键词:麻黄升麻汤 经方 方证 临床应用 
《伤寒论》麻黄类方验案3则
《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第5期74-77,共4页陈瑜 孙丰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第2轮建设项目:齐鲁伤寒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XSLP-2013-35)。
麻黄类方多出自《伤寒论》,是经方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主治太阳伤寒的麻黄汤加减化裁而来,临床广泛用于内、外、妇、儿诸证。该文介绍3例麻黄类方验案以供分享。
关键词:《伤寒论》 麻黄类方 大青龙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升麻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