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制建筑

作品数:116被引量:293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段清波曲安京薛程尹家琦曹春平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考古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隋唐圜丘三壝形制及燎坛方位探微被引量:3
《考古》2017年第10期114-120,共7页赵永磊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大唐开元礼>校勘整理与研究"(编号:15AZS001)的阶段性成果
一、问题缘起郊天礼作为中国古代皇帝祭天的重要礼仪,在汉魏以后国家祭祀中居于主导地位。商周时期是否已确立南北郊祀制度,不易确知[1],《春秋》书郊者凡九,学者以为“郊为夏正正月祈谷之礼”。在秦汉国家祭祀整合过程中,西汉末年王莽...
关键词:隋唐圜丘 三壝 燎坛 郊天 礼制建筑 
河南永城市芒砀山汉代礼制建筑基址被引量:3
《考古》2007年第7期47-52,共6页张志清 
一、发掘的基本情况 2006年7月,河南永城市政府在芒砀山主峰上修建汉高祖刘邦的塑像时发现一处汉代大型礼制建筑基址。基址残存有平面近方形的石台基,东西长31.5、南北长33.5米.面积为1055平方米,其东北部已遭到破坏。台基四边...
关键词:河南 芒砀山 礼制建筑 西汉时期 
汉长安城未央宫布局形制初论被引量:25
《考古》1995年第12期1115-1124,共10页刘庆柱 
西汉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鼎盛时代,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从某种角度说形成于汉代。汉代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奠定了基础,中国封建社会各种典章制度大多创立或形成于这一时期。因而可以说,汉代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未央宫 汉长安城 宫城 礼制建筑 古代都城 西汉王朝 形制 遗址 周长 考古研究 
关于王莽九庙的问题——汉长安城南郊一组建筑遗址的定名被引量:13
《考古》1989年第3期261-268,共8页黄展岳 
五十年代后期,我们在今西安城西北郊、原汉代长安城南郊发掘西汉礼制建筑遗址群,其中有一组建筑遗址非常引人注目。这组建筑遗址位于汉长安城安门和西安门南出一公里许的平行线内,由十一个大小相仿的"回"字形建筑所组成。在这十一个建...
关键词:建筑群 汉长安城 大遗址 王莽 礼制建筑 遗址群 发掘 定名 围墙 明堂 
汉长安城南郊礼制建筑(大土门村遗址)原状的推測被引量:13
《考古》1963年第9期501-515,523-528,共21页王世仁 
1956—57年,在西安市西郊汉长安城南郊发掘出一座西汉时期的礼制建筑遺址。这是研究汉代建筑极重要的資料。正式发掘报告已于1959年发表;关于这座建筑的性质、原状,也曾經有文章进行过討論和推測。本文原系对这座建筑原状进行推測时的...
关键词:礼制建筑 明堂月令 汉代建筑 建筑形制 汉长安城 辟雍 灵台 汉武帝 发掘报告 原状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60年田野工作的主要收获被引量:9
《考古》1961年第4期214-218,共5页
1960年,我所田野工作队在陕西、河南、山西、山东、湖北、甘肃、内蒙等地区,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发掘,取得不少重要的收获。现依时代先后将主要发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发掘 田野工作 仰韶文化 首次发现 礼制建筑 长方形 龙山文化 房基 陶器 齐家文化 
汉长安城南郊礼制建筑的位置及其有关问题被引量:8
《考古》1960年第9期53-58,52,共7页黄展岳 
一、引言礼制建筑是宗教迷信的产物。恩格斯说过,"宗教是在是原始时代,从人们对于自己本身及其周围的外部自然的极愚昧、极朦胧、极原始的观念中发生的。"这是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低下水平、技术的简陋和极低的劳动生产率所决定的...
关键词:礼制建筑 汉长安城 明堂 辟雍 唐长安城 宗教迷信 王莽 公元前 汉书 太学 
汉长安城南郊礼制建筑遗址学发掘简报被引量:13
《考古》1960年第7期36-39,73+8,共6页黄展岳 张建民 
一汉长安城南郊(今西安西郊)汉代礼制建筑遗址群,早在1956年就被发现了,当时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曾作过钻探,并写出报导。及至1958年10月,才由我队开始进行发掘。在发掘期间,又有新的发现。直到现在,发掘工作还在继续进行中。由于各方...
关键词:礼制建筑 汉长安城 建筑技术 发掘简报 建筑形式 柱础 遗址 厅堂 围墙 陕西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