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目的论

作品数:53被引量:12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王南湜马建青张会永王雨辰卢兴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北京大学黑龙江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社会科学》《理论界》《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哈尔滨理工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马克思与历史目的论的关系论析
《广西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62-67,共6页马建青 张笑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2YJC720020);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13D025);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2E011)
马克思与历史目的论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或者说是微妙的。一方面,马克思在对历史目的论和传统的历史哲学给予严厉的、全方位的批判,并试图与其划清界限。另一方面,青年马克思运用人性这一先验在场的价值范畴将历史解释为异化和复归的过...
关键词:马克思 历史目的论 目的论遗产 价值性 
马克思的历史目的论修辞
《哲学研究》2014年第4期19-23,共5页马建青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苦难意识与历史目的:马克思思想中的历史目的论踪迹"(编号12YJC720020)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列斐伏尔空间批判理论研究"(编号11YJC720057)的阶段性成果
修辞学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是对实在的描述或反映,而是内在地包含着作者本人的想象、加工和创造。通过这种建构过程,作者把那些不能以必然性方式说出来的东西以似乎必然的方式说出来,并让人们信服。马克思的文本创作即运用了各种修辞技...
关键词:历史目的论 马克思 修辞学 修辞技巧 文本创作 修辞实践 必然性 作者 
苦难意识与马克思历史观的历史目的之维被引量:2
《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第3期54-56,共3页马建青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12YJC720020)
历史目的论作为解释历史的一种有效范式,往往与对苦难的"道义"拯救相关联。马克思尽管创立了一种崭新的、革命性的唯物史观,但这种对历史的哲学思考离不开对苦难的历史自觉,正是在对苦难的历史思考中历史目的论的踪迹以隐讳的方式显现...
关键词:苦难 历史目的论 唯物史观 马克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