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问题

作品数:2963被引量:1735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冯昭奎刘国华苗体君刘江永步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世界知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三个方面捋清朝鲜半岛局势
《世界知识》2018年第3期27-27,共1页王俊生 
研究国际问题不易,研究朝鲜半岛问题尤其不易。朝鲜半岛局势极为纷繁复杂,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交织、民族问题与国际关系交织、大国关系与地区关系交织。与国际问题研究的其他任何领域一样,看清朝鲜半岛局势,需从公开讲话、学术交流、已...
关键词:朝鲜半岛局势 国际问题研究 国家领导人 朝鲜半岛问题 部门负责人 历史问题 国际关系 民族问题 
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之思:新型关系能否建立
《世界知识》2017年第19期24-27,共4页吴怀中 
201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1972年7月,田中角荣担任日本首相后决定尽速实现中日复交。9月,田中访华,两国政府经磋商就历史问题、台湾问题、战争赔偿问题等达成共识和默契,随后发布《中日联合声明》,实现邦交正常化。
关键词: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日联合声明》 日本首相 田中角荣 历史问题 台湾问题 赔偿问题 政府 
韩日之间到底在纠结什么
《世界知识》2016年第3期24-25,共2页董向荣 
2015年是韩日关系比较纠结的一年,特别是对韩国而言。这一年的6月22日,韩国总统朴槿惠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都参加了对方国家使馆的纪念活动,庆祝韩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释放友好信号;这一年的8月15日,韩国高调庆祝光复70周年;这一年的11月...
关键词:韩日关系 日本首相 纪念活动 三都 日本政治 青瓦 边缘地区 问题解决 历史问题 朝鲜半岛 
“扩军修宪”,安倍政府脚步难停被引量:2
《世界知识》2015年第7期36-37,共2页唐奇芳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个重大而敏感的历史时刻,亚洲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都期待日本能够在历史与和平问题上做出有诚意的表态、采取负责任的行动,以缓和与相关国家的关系,促进地区的稳定和发展。然而令人担忧的是,...
关键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修宪 扩军 政府 安倍 历史问题 亚洲国家 和平问题 
美日韩合作能走多远被引量:5
《世界知识》2014年第8期28-30,共3页孙茹 
3月2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日本首相安倍、韩国总统朴槿惠在荷兰海牙核安全峰会期间,举行了三边峰会。在日韩关系冷淡、日本没有在历史问题上作出正确选择的背景下,美日韩坐在一起“秀团结”非同寻常。在美国撮合下,日韩关系出现转...
关键词:日韩关系 三边合作 美国总统 日本首相 历史问题 奥巴马 核安全 朴槿惠 
安倍对历史问题态度有变?——对日本政治右倾化的一种文化解读
《世界知识》2014年第7期72-72,共1页张建立 
日本首相安倍自“梅开二度”以来,连同其政治拥趸,不仅在历史问题上肆言无忌,而且将其右倾话语渗透到NHK等主流媒体。以《永远的零》为代表的右倾文学充斥日本文坛;初井胜人等NHK高管们关于慰安妇、南京大屠杀等问题的错误言论,虽...
关键词:政治右倾化 日本首相 历史问题 文化解读 安倍 态度 南京大屠杀 主流媒体 
日本保守派政治家的“历史观”隐患
《世界知识》2014年第2期30-31,共2页吕耀东 
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其执政一周年之际悍然参拜供奉甲级战j巳的靖国神社,将其否认殖民统治及军国主义侵略的“历史观”充分暴露在国际社会面前,也将在历史问题上对周边国家的挑衅推到了极至,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日本首相 历史观 政治家 保守派 隐患 历史问题 国际社会 靖国神社 
日本外相称安倍内阁承认侵略并继承“村山谈话”
《世界知识》2013年第22期8-8,共1页
日本外相岸田文雄11月5日下午在参院外交防卫委员会上就安倍政府的历史认识表示.对1995年时任首相村山富市谈话中谈及日本“侵略”的部分加以继承。有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安倍政府为了改善目前与周边邻国的关系.在历史问题上做出“调...
关键词:安倍内阁 日本 谈话 继承 侵略 历史认识 历史问题 委员会 
破解中日关系中的文化隔膜
《世界知识》2012年第17期56-57,共2页刘少东 
中日邦交40年以来,两国间冲突不断,已经不只是单纯表现为一种“复杂性的互动”,有时甚至会陷入“恶性的循环”。两国间的互不信任感已经从历史问题的认识上延伸至国家制度上。
关键词:中日关系 隔膜 文化 中日邦交 国家制度 历史问题 复杂性 信任感 
蒙古人的对华心态被引量:4
《世界知识》2011年第19期24-27,共4页杨涛 
抱有复杂心态和矛盾心理,戒备和防范意识在增加;"高层交往热,民间互信冷;政治上利用,经济上防范;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纠结;媒体负面报道多,正面报道少";造成这种局面,既有两国民众在历史问题和现实利益上的认知差异,更有西方势力破坏中...
关键词:复杂心态 蒙古人 历史问题 矛盾心理 负面报道 正面报道 认知差异 现实利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