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演义小说

作品数:193被引量:11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纪德君周峨彭知辉宋征兵李正心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大学广州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明清小说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建构中国小说叙事学理论框架的成功尝试 读郑铁生《三国演义叙事艺术》
《明清小说研究》2004年第2期235-241,共7页李灵年 
新时期以来,《三国演义》的研究虽然有长足的发展,呈现出繁荣局面,但就整体而言,多停留在一个研究平面上,真正从《三国演义》文本的整体艺术构架上进行研究的论著并不多见。这种状况。
关键词:郑铁生 《三国演义叙事艺术》 历史演义小说 人物形象 
论《英烈传》与《孙子兵法》——中国古典小说中火攻艺术初探被引量:2
《明清小说研究》2003年第1期185-193,共9页张虹 
本文对《英烈传>与《孙子兵法》作了比较研究和剖析,阐明火攻火战的描绘和运用,是《英烈传》的一大艺术特色。论证了《英烈传》中火攻火战的战略战术,不仅符合《孙子兵法·火攻篇》的法则,而且有所创造,有所发展。《孙子兵法》与《英烈...
关键词:《英烈传》 《孙子兵法》 历史演义小说 火攻 艺术特色 
《三国志后传》君臣形象论被引量:1
《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第4期124-135,共12页高玉海 
关键词:《三国志后传》 历史演义小说 人物形象 审美意识 艺术手法 
明清历史演义小说的艺术流变(续)被引量:1
《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第2期38-54,共17页纪德君 
关键词:历史演义小说 文心雕龙 刘勰 因袭 南朝 艺术流变 文体 明清 革新 
明清历史演义小说的艺术流变被引量:4
《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第1期14-32,共19页纪德君 
关键词:明清小说 历史演义小说 艺术流变 初兴期 拓展期 
《三国演义》与明清其他历史演义小说的比较被引量:1
《明清小说研究》1999年第2期42-52,共11页沈伯俊 
关键词:《三国演义》 历史演义小说 罗贯中 《新列国志》 思想内涵 《隋史遗文》 创作思想 情节单元 明清 艺术虚构 
《英烈传》文化意蕴探微被引量:2
《明清小说研究》1998年第1期180-186,共7页关四平 陈砚平 
《英烈传》是一部受《三国演义》影响的历史演义小说。其受《三国演义》影响,既表现在诸如“七实三虚”的路数和战争描写、人物描写等艺术方面,也体现在诸如民本思想、君臣关系及大众文化心理等文化意蕴方面。虽然在艺术上它尚达不到《...
关键词:《英烈传》 文化意蕴 朱元璋 《三国演义》 文化定位 历史演义小说 民本思想 英雄崇拜 文化思考 胡惟庸 
《东周列国志》的史实与虚构
《明清小说研究》1998年第1期199-208,共10页曾良 
自蒋大器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中提出“留心损益”(即虚实结合)说,张尚德在《三国志通俗演义引》中提出“羽翼信史而不违”,形成了历史小说两大理论流派。从此,史实与虚构、史著与小说的关系,一直是历史小说理论界争论不休的问题。 ...
关键词:东周列国志 《列国志传》 冯梦龙 史实与虚构 历史小说 《三国志通俗演义》 伍子胥 历史演义小说 人物性格 信陵君 
清末丁日昌查禁“淫词小说”析被引量:3
《明清小说研究》1997年第1期253-256,共4页张弦生 张燕萍 
我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创作滥觞于唐五代的“说经”,至宋元“话本”已经成绩斐然,明清以降蔚为大观,成为压倒群芳的重要文学体裁。可是与诗文词赋这些正统的文学体裁相比,白话小说仍然难登大雅之堂。在公私藏书目中,大都不列这些作品,在《...
关键词:丁日昌 历史演义小说 白话通俗小说 白话小说 文学体裁 四库全书总目 封建文化 忠孝廉节 封建统治 《金瓶梅》 
小说“补史”论概观——明清小说功能论研究之一
《明清小说研究》1996年第4期79-91,共13页范道济 
中国古代小说从产生、发展到成熟深受史传文学的影响,小说理论批评也具有浓厚的史学意识。从班固提出“小说者流,盖出于稗官”(《汉书艺文志》)以后,在将近两千年的历史时间内,“稗史”、“野史”几乎一直就是小说的代名词。“补史”
关键词:“补史”论 历史演义小说 小说功能论 《三国志通俗演义》 历史小说 劝善惩恶 正史 《水浒传》 中国古代小说 封建礼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