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测试

作品数:172被引量:569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冯燕孟祥明朱满洲尹大强彭双清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同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无可观察效应浓度在赤眼蜂慢性毒性研究中的应用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242-248,共7页王欣 赵丹丹 姚蓉 袁善奎 张燕 高聪芬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E06B09);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203022)
[目的]探索无可观察效应浓度(NOEC)作为评价农药慢性毒性影响指标的可行性,为制定农药对赤眼蜂慢性毒性影响试验准则奠定基础。[方法]用药膜法对3种赤眼蜂(稻螟赤眼蜂、亚洲玉米螟赤眼蜂及松毛虫赤眼蜂)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并在此基础上...
关键词:农药 赤眼蜂 慢性毒性测试 无可观察效应浓度 
毒性微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及应用
《环境工程学报》2014年第5期2124-2128,共5页王晓辉 王会玲 白志辉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09-3);"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C25B01)
以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的X4菌株作为分子识别元件,采用夹层法制备微生物膜并与极谱型氧电极组成了呼吸抑制型毒性微生物传感器。实验确定了传感器的最佳工作条件:温度为30℃,pH范围为7.0~7.5;以HgCl2作为参比毒物时,微生物传感器标准...
关键词:微生物传感器 毒性测试 印染废水 
不同条件对2种发光菌毒性测试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年第S2期1-5,36,共6页陈水松 王英才 胡文 章纯 刘辉 
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传感网的多载体检测与自适应组网技术研究与示范(2011BAC12B01);水利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汉江中下游干流主要控制断面控制指标研究"(201001001)
文章通过研究2种发光菌在不同条件下对4种毒物的毒性大小,寻找不同条件对发光菌毒性测试的影响。研究发现费氏弧菌的最佳测试条件为25℃、培养时间为15~22 h之间,对于鳆鱼杆菌则为25℃、培养时间为18~22 h之间。重金属毒性物质对2种发...
关键词:毒性测试 发光菌 影响因子 最佳条件 
基于藻类荧光的毒性测试研究进展被引量:6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年第3期59-64,共6页史媛 王英才 李晔 陈水松 叶丹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及沿线水质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1BAC12B00);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经费项目:长江中下游干流纳污总量控制研究(201001006)
毒性测试以微藻细胞为生物敏感元件,以叶绿素荧光变化为响应指标,在监测水体重金属和农药污染方面,具有检出限低、重复性好等优点。然而,实际水环境中藻类生长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此法仅能反应各种污染因子的综合毒性。近几年,众多学者致...
关键词:毒性测试 叶绿素荧光 环境监测 细胞固定 特异性 
冷藏技术对发光细菌活性及毒性测试性能的影响
《生态毒理学报》2012年第4期439-445,共7页郑小燕 蔡强 彭惠民 彭方毅 贾玉玲 刘锐 何苗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BAF02B06);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10C33020);浙江省环保科研计划项目(2010010)
由于发光细菌的在线毒性监测技术受到了细菌生物活性稳定性保持问题的制约,探索一种脱脂牛奶菌悬液冷藏复苏方法,以提高发光细菌活性的保持时间。比较了明亮发光杆菌新鲜菌液冷藏、冻干粉菌悬液冷藏和脱脂牛奶菌悬液冷藏对发光细菌生物...
关键词:发光细菌 冷藏 生物活性 急性毒性 灵敏度 稳定性 在线监测 
动物实验替代方法与21世纪毒性测试发展策略被引量:24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1年第10期157-161,156,共6页郭家彬 彭双清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9501-03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食品安全关键技术”(2006BAK02A02);国家973计划(2011CB503803)资助项目
随着新化学物质日益增多以及"3R"原则的广泛实施,传统的毒性测试面临着严峻挑战。毒性测试的发展正经历着一个关键时期,即从耗时、耗费的传统整体动物试验转向快速高通量的、含定量参数分析和机制研究的体外替代试验。实验动物替代方法...
关键词:3R原则 动物实验替代方法 毒性测试 整合策略 体外毒理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