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储备制度

作品数:122被引量:11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叶文琴周明建赵继新彭珂珊袁永康更多>>
相关机构:国内贸易部湖南农业大学国家粮食储备局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经济研究参考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完善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
《经济研究参考》1997年第15期37-37,共1页
1.关于储备粮的规模。由于中国灾情多,总产不稳及储备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利用,因而中国粮食储备的安全线应不低于两个月的消费量,即7500万吨贸易粮。至于中央政府的储备应占多大比例,需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粮食事权的划分,目前主要的调控责...
关键词:粮食储备制度 国家粮食储备 储备粮 吞吐 储备规模 粮食预警 专储粮 抛售价格 终集 中央政府 
粮食储备调节作用的局限
《经济研究参考》1997年第B5期43-43,共1页郭玮 
建立粮食储备制度,是把粮食储备看作对粮食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一般认为,以较小量的吞吐,就可以对粮食市场价格的调节起到较大作用。粮食是人们生活的一种必需品,需求弹性小。
关键词:粮食储备制度 储备调节 调节作用 粮食市场 储备规模 需品 供需变化 吞吐 流通 需求弹性 
粮食储备制度的作用为什么没有预期的那么大
《经济研究参考》1997年第3期25-28,共4页叶兴庆 
在我国农业的市场化进程中,粮食储备制度的建立是一件大事。这不仅关系到粮食生产的平稳发展,而且也事关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此项制度从1990年下半年开始建立以来,已运作了近6年,既发挥了积极作用,又存在一系列深层次矛盾有待解决。
关键词:粮食储备制度 国家粮食储备 粮价上涨 储备粮 卖粮难 粮食市场 警戒线 粮食部门 专储粮 国有粮食 
放开粮食购销价格的形势、问题与建议
《经济研究参考》1993年第Z4期1230-1234,共5页刘文 宋海明 张军 
一近年来,与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和经济体制改革迅速扩展相适应,全国各地的粮价改革步伐也进一步加快。预计到1993年年底,全国放开的县可达总数的85%左右。因此,全面放开粮食价格已成为今后粮改工作的主要内容。通过分析和总结前一时期的...
关键词:粮食购销体制改革 粮食储备制度 放开 粮食价格 粮食产销 经济高速增长 粮食市场 进口粮食 粮食收购资金 经济体制改革 
建立粮食储备调节体系,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
《经济研究参考》1993年第Z1期76-80,共5页
建立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对增强国家的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稳定粮食市场,防灾备荒,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和实现“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的必要条件。自1990年我国建立专...
关键词:国家粮食储备 宏观调控能力 粮食储备体系 国家储备粮 强国家 储备规模 粮食生产 改革方向 粮食储备制度 调节体系 
建立粮食储备调节体系,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
《经济研究参考》1993年第2期28-32,共5页
建立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对增强国家的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稳定粮食市场,防灾备荒,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和实现“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的必要条件。自1990年我国...
关键词:粮食储备制度 宏观调控能力 调节体系 国家 流通体制改革 粮食商品化 经营市场化 粮食市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