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储备制度

作品数:122被引量:11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叶文琴周明建赵继新彭珂珊袁永康更多>>
相关机构:国内贸易部湖南农业大学国家粮食储备局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明朝粮食储备制度
《半月选读》2023年第22期17-18,共2页刘坚 
在明代,农业作为经济主体与元朝相比进步十分明显。明代人口增加,粮食供应日益紧张。为增加粮食产量,南方大力发展双季稻,部分地区还出现了三季稻。16世纪,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由闽粤引进,并逐渐推广到长江流域和云贵等地。到明末,北方已...
关键词:粮食供应 粮食产量 粮食储备制度 16世纪 长江流域 双季稻 
我国粮食储备制度法定化之探
《行政与法》2022年第8期66-77,共12页冯达 
2021年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重点课题“一粒种子的文明之旅与战略之思”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L21AWT008。
目前,我国学界对于粮食储备的研究更多偏向于经济学方面,法学研究相对较少。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深化,粮食储备终将纳入法治框架。我国粮食储备法定化既是各个相关领域行政政策自我设计与完善的过程,也是代表公共意志对相关政策进行...
关键词:粮食储备 粮食储备制度 法定化 公权 私权 
构建国家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思考被引量:7
《安徽农业科学》2022年第9期244-246,共3页胡海燕 高志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301006)。
为确保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提出构建国家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实施策略:一是进一步完善粮食储备制度,强化粮食生产与粮食消费间的缓冲机制;二是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协同粮食产能与粮食消费的关系;三是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关键词:粮食安全 长效机制 粮食储备制度 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 目标价格 
日本粮食储备制度发展历程、政策框架及启示被引量:6
《世界农业》2021年第3期4-13,58,140,共12页高强 万兴彬 彭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农地确权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机理与对策研究”(71703077);国家粮食局战略性研究课题“粮食储备政府管理比较研究”。
日本历来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经过多年改革完善,日本政府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粮食储备制度,并根据时代要求不断优化制度设计与运营模式。日本在储备量确定、竞标收购以及市场投放等方面进行了细化管理,并从完善政府管理体制、强化信息...
关键词:日本 粮食储备 粮食安全 农产品安全 
《政策与市场的耦合--基于储备粮管理的粮食安全问题研究》出版发行
《粮食储藏》2020年第3期20-20,共1页
在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建立30周年和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成立20周年之际,由南京中储粮粮油质监中心袁华山同志撰写的《政策与市场的耦合——基于储备粮管理的粮食安全问题研究》近日由东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专著是作...
关键词:储备粮管理 粮食行业 粮食市场 出版发行 粮食安全问题 中储粮 粮食储备制度 实证资料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粮食储备制度研究被引量:4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9年第2期23-27,共5页李桂 
在我国,为了切实保证广大非农业人口的粮食消费需求,调节全国各地区粮食供求关系的平衡,稳定国内粮食市场的价格波动,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性事件,国务院组织建立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中共中央在2015年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强...
关键词:供给侧 改革 粮食储备制度 研究 
民间储粮行为与粮食储备制度改革研究被引量:3
《世界农业》2017年第2期88-92,共5页刘鹏 丁乐 
2014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粮食储备制度改革与陕西省粮食储备安全研究"(项目编号:2014D24)
在确保国家粮食储备安全这一重要问题上,民间企业、普通农户、家庭农场、"粮食银行"的粮食储备行为分担了政府和大型国有企业的沉重压力,对于保证口粮充足、安定人民生活、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出现时间短、资金...
关键词:民间企业 普通农户 家庭农场 “粮食银行” 制度引导 
中国粮食储备制度的历史沿革(八)——明朝时期被引量:2
《中国粮食经济》2017年第1期60-62,共3页刘坚 
在明代,农业作为经济主体与元朝相比,进步十分明显。明代人口增加,粮食供应日益紧张。为增加粮食产量,南方大力发展双季稻,部分地区还出现了三季稻。16世纪,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由闽粤引进,并逐渐推广到长江流域和云贵等地,到明...
关键词:粮食储备制度 明朝时期 历史 中国 经济主体 粮食供应 粮食产量 16世纪 
中国粮食储备制度的历史沿革(六)——元朝时期
《中国粮食经济》2016年第12期62-63,共2页刘坚 
公元1251年,元世祖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事务期间,逐渐认识到"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于是任用汉人儒士整饬,确立了以农桑为主的经济政策。公元1260年,忽必烈登基后,正式设立司农司、劝农使贯彻重农桑的国策。
关键词:粮食储备制度 元朝时期 历史 中国 以民为本 经济政策 忽必烈 元世祖 
中国粮食储备制度的历史沿革(五)——宋朝时期
《中国粮食经济》2016年第11期64-65,共2页刘坚 
宋代农业和粮食流通 宋代粮食储备的发展,首先得益于两宋时期农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和由此带来的农业经济的繁荣。宋统一后,宋太祖号召农耕,鼓励垦荒,采取了与历代王朝迥然不同的"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将土地门阀私...
关键词:粮食储备制度 宋朝时期 历史 中国 土地政策 农业经济 农业生产力 粮食流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