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杂交中籼稻

作品数:60被引量:6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守海杜士云吴爽罗彦长张效忠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湖北谷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华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现代农业科技》《种子世界》《湖北农业科学》《湖南农业》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安徽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两系杂交中籼稻Y两优919高产制种技术
《安徽农学通报》2025年第2期14-17,共4页夏祥华 任代胜 丁卫东 翁同相 汤修竹 
Y两优919是以Y58S为母本,R919为父本选育出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本文介绍了其亲本特性以及高产制种技术。Y58S是配合力优良、制繁种产量高的广适型水稻光温敏不育系;R919是抗倒、抗病且配合力强的优势恢复系。Y两优919可在闽西北海拔...
关键词:杂交水稻 两系组合 Y两优919 品种选育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两优1976的选育被引量:1
《杂交水稻》2023年第6期86-88,共3页罗彦长 阮新民 施伏芝 从夕汉 杜弘杨 罗玉祥 罗志祥 
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202003b06020012,202103a06020008,2021d06050002);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202004b11020009);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085MC104);合肥市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项目(2021 GJ072)。
两优1976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自主育成的温敏核不育系191S与中籼优质父本R076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于2020年7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该组合在2 a区试中全生育期136 d左右,平均产量10.54 t/hm2...
关键词:两系杂交水稻 两优1976 高产 优质 选育 
高产优质两系杂交稻新品种Y两优919的综合评价被引量:1
《安徽农业科学》2023年第21期23-28,共6页任代胜 王思哲 杨家来 乔保建 
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面上攻关-农业领域项目(202104a06020039)。
旨在评价长江中下游稻区新选育的中籼迟熟新品种Y两优919,满足市场对水稻新品种的需求。基于2018—2019年长江中下游稻区新选育的中籼迟熟新品种的区试与生产试验数据,利用相关性、主成分(PCA)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PLS-DA),综合评...
关键词:两系杂交中籼稻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E两优100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2
《湖北农业科学》2022年第13期5-8,共4页金卫兵 夏明元 吴波 戚华雄 程维京 叶春辉 胡曼 黄长征 李进波 
湖北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21ABA011);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重大科技研发项目(2020-620-000-002-01)。
E两优100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安徽正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湖北嘉丰源种业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优质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以两系不育系E农1S为母本、恢复系R100为父本配组选育而成,该组合参加了由华创国家水稻科企联合体组织...
关键词:两系杂交中籼稻(Oryza sativa L.subsp.indica) E两优100 选育 应用 
两系杂交中籼稻新品种C两优113适宜栽插密度试验
《安徽农学通报》2021年第6期31-32,共2页赵其兵 刘海浪 陈伟 李珍富 任仰涛 常东伟 杨永乐 卫万娟 郑雅月 张凡 金彦刚 夏中华 
江苏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编号:JATS(2020)280);宿迁市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现代农业)项目(L201901)。
为探明不同栽插密度对两系杂交中籼稻新品种C两优113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于2020年在江苏省宿迁市塘湖良种场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淮北试验站进行了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插密度对C两优113的生育进程、株高影响...
关键词:杂交中籼 C两优113 栽插密度 
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E两优1453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3
《湖北农业科学》2019年第23期33-35,共3页李进波 夏明元 周厚财 曹永胜 万丙良 戚华雄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作物育种”重点专项(2017YFD0100305);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武汉综合试验站项目(CARS-01-63)
E两优1453是用两系不育系E农1S与恢复系R453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综合抗性较好、熟期适宜等特点,2019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
关键词:两系杂交稻 中籼稻 E两优1453 选育 应用 
优质抗病两系杂交中籼稻徽两优985的选育及应用被引量:2
《中国稻米》2019年第2期94-96,共3页张德文 洪军 汪婉琳 张伟 杨前进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黄淮流域小麦玉米水稻田间用节水节肥节药综合技术方案"(201503130);安徽省农科院科技创新团队"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创新团队"(15C0108)
徽两优985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1892S与自育大粒、抗病恢复系9Z007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病、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具有生育期适中、株高适宜、高产稳产、耐肥抗倒、抗性较强、米质上等、制种产量高等特点,2017年7月通...
关键词:两系杂交籼稻 徽两优985 优质 抗病 选育 栽培技术 制种技术 
新审定的水稻品种
《农家致富》2019年第7期22-23,共2页苏种 
一、C两优113审定编号:苏审稻20180003,由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育成,适宜在江苏省中籼稻地区种植。1.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两系杂交中籼稻品种。株型较紧凑,分蘖力较强,群体整齐度好,穗型较大,叶色淡绿,后期熟相好。江苏省区试平均结果...
关键词:品种 水稻 两系杂交中籼稻 审定 群体整齐度 每穗实粒数 Ⅱ优084 江苏省 
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E两优78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3
《湖北农业科学》2018年第23期24-26,共3页金卫兵 夏明元 戚华雄 吴波 万丙良 周长春 曾涛 李进波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7YFD0100300);农业部华中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作物重大病虫草害防控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16ZTSJJ2)
E两优78是用两系不育系E农1S与恢复系R78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稻(Oryza sativa L.)新组合。该组合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表现出产量高、米质较优、综合抗性较好、熟期适宜等特点,2018年8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两系杂交中籼稻(Oryza SATIVA L.) E两优78 选育 应用 
优质两系杂交中籼稻两优825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被引量:2
《湖北农业科学》2017年第16期3030-3033,共4页刘善德 包富生 程建平 
两优825是武汉科珈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华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用两用不育系Y8-2S与优质抗病恢复系R025配组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2014和2015年参加国家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产量分别为9.536、10.028 t/hm^2,分别比对照丰两...
关键词:两系杂交中籼稻 两优825 选育 农学特性 栽培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