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聚丙烯酰胺

作品数:142被引量:517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彭晓宏苏文强朱文远赵传山王建业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江苏富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应用化工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耐盐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其性能评价
《应用化工》2024年第7期1620-1623,1629,共5页许士杰 杨旭 朱丽莲 李昭滢 冯明月 冯志刚 王嘉兴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NSFSC1002)。
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单体制备两性聚丙烯酰胺AMPAM,测试耐盐性能。结果表明,AMPAM在20000 mg/L的NaCl溶液、10000 mg/L的CaCl_(2)溶液中,仍能保持10 mPa·s以上的黏度。...
关键词:两性聚丙烯酰胺 合成 耐盐性能 聚合物 
高分子量两性聚丙烯酰胺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应用化工》2018年第9期1952-1956,共5页刘伟 唐华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174133)
综述了单体纯度、引发体系、合成途径和聚合方法对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并对高分子量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两性聚丙烯酰胺 高分子量 聚合方法 
APAM/淀粉共混薄膜力学性能及粘合强度的研究
《应用化工》2014年第11期1969-1972,1976,共5页屈磊 祝志峰 
教育部生态纺织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KLET0617)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和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共聚合单体,通过水溶液聚合合成两性聚丙烯酰胺(APAM),然后探索了它与淀粉的共混比对纤维粘合强度的影响,研究了这种共混物的薄膜性能。研究结果表明,APAM与淀粉共混后能...
关键词:两性聚丙烯酰胺 共混膜 粘合强度 淀粉 
低电荷密度聚丙烯酰胺水分散体的触变性研究被引量:3
《应用化工》2014年第3期438-441,共4页李高宁 方璞 张岩 刘含雷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1BM006)
从流变学的角度,利用静态剪切法对低电荷密度聚丙烯酰胺(D-amPAM)水分散体触变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分散稳定剂浓度、分散稳定剂黏均分子量、共聚物单体浓度以及硫酸铵浓度对D-amPAM体系触变性以及触变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分散稳定...
关键词:两性聚丙烯酰胺 水分散聚合 触变性 触变强度 
两性絮凝剂P(AM-co-IA-co-DAC-co-DMC)的合成及絮凝性能被引量:1
《应用化工》2012年第5期819-822,826,共5页徐晓玲 周艺峰 聂王焰 宋林勇 戴明东 夏春苗 
安徽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学术创新团队
两性聚丙烯酰胺处理污水用量少,毒性低,pH适用范围广,绿色环保。采用水分散聚合方法合成了两性聚丙烯酰胺P(AM-co-IA-co-DAC-co-DMC),以1%的高岭土悬浮液模拟废水,考察絮凝剂用量、特性粘数、体系pH值、温度以及阴阳离子单体配比对絮凝...
关键词:两性聚丙烯酰胺 水处理剂 合成 絮凝性能 
AM/DMDAAC/AA型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被引量:8
《应用化工》2010年第2期226-229,共4页王娜 李梦耀 曾普 李云霞 温志忠 
以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酸(AA)为单体,用溶液共聚法制备两性聚丙烯酰胺(AMPAM),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两性聚丙烯酰胺分子量及絮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K2S2O8-NaHSO3(质量比1∶1)氧化还原复合引发体系,引...
关键词:两性聚丙烯酰胺 制备 絮凝 脱色 
无机盐对两性聚丙烯酰胺特性粘度的影响被引量:1
《应用化工》2008年第8期924-926,共3页刘彦丽 申迎华 
用红外吸收光谱对两性聚丙烯酰胺结构进行了表征,表明分子链上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MADQUAT)和丙烯酰胺基甲基丙磺酸钠(NaAMPS)链节的存在。随后研究了NaCl、CaCl2浓度及pH值对不同阴阳离子度的聚合物特性粘度...
关键词:AM-MADQUAT-NaAMPS共聚物 特性粘度 耐盐性 等电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