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

作品数:1970被引量:25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郑朝晖杨延王珂陈鸿琴谢模楷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建平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海燕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读诗记(二十)
《海燕》2022年第2期154-160,共7页刘向东 
海子的一次性写作真正喜爱中国当代诗歌的人,没有不知道海子的,因而关于他的背景资料,重复的必要不大,只说我读其三首诗的感受。海子把诗分为两种,一种叫“纯诗”,即小诗:一种叫“真诗”,亦称“大诗”。他的诗,正好明显地分为这两部分...
关键词:中国当代诗歌 海子 纯诗 大诗 真诗 抒情性 背景资料 一次性写作 
读诗记(十九)
《海燕》2022年第1期155-160,共6页刘向东 
用心灵歌唱20世纪80年代初,果园女工傅天琳带着她写果园的诗歌进入诗坛,人们称其为“果园诗人”。然而最初打动我的,却不是她写果园的诗,而是她写给孩子的诗.
关键词:傅天琳 20世纪80年代初 果园 诗坛 打动 
读诗记(十三)
《海燕》2021年第7期154-160,共7页刘向东 赵毅衡(译) 
每个人都难逃一死。然而,活着的人们认为,死去的人遭逢了一场噩运,他们向黑喑和恐怖沉陷,一切知觉化为乌有。但在美国诗人罗伯特·洛厄尔这首诗中,自然死亡的人似乎并不是遭逢噩运,诗人并没有写父亲垂死的痛苦、孤独、畏惧,他去了,甚至...
关键词:活着 罗伯特·洛厄尔 屈辱 
读诗记(十二)
《海燕》2021年第6期155-160,共6页刘向东 
读诗记(十一)
《海燕》2021年第5期153-160,共8页刘向东 
不折不扣的完美主义者按照什么样的标准来读,西班牙诗人胡安·拉蒙·西门内斯的诗都值得静下心来,扫干净日常事物留在灵魂里的污迹和阴影,以端庄的心态仔细打量,反复回味。最后的旅途……我就要启程。那留下的小鸟依然在啼鸣。还留下我...
关键词:完美主义者 日常事物 读诗 西班牙 
读诗记(十)
《海燕》2021年第4期155-160,共6页刘向东 
作为一个人的肉体和灵魂在呼喊在美国文学史上,以历史和现实为写作题材的诗人不计其数,以未来或者乌托邦为写作题材的诗人极少,而以历史、现实与未来为写作题材的诗人更是凤毛麟角,其中彪炳史书的大概只有以一部《草叶集》闻名的沃尔特...
关键词:《草叶集》 美国文学史 写作题材 沃尔特·惠特曼 历史和现实 乌托邦 现实与未来 呼喊 
读诗记(九)
《海燕》2021年第3期154-160,共7页刘向东 
超现实的光明的对称希腊诗人奥德修斯·埃利蒂斯有一篇广为人知的文章——《光明的对称》,它是诗人创作理念的表白。这里,我们先简单概括一下他的基本观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他的诗作。诗人认为:他并不是超现实主义流派的彻底追随者,超...
关键词:埃利蒂斯 自动写作 超现实主义 奥德修斯 理性主义传统 合理成分 追随者 创作理念 
读诗记(八)
《海燕》2021年第2期155-160,共6页刘向东 
是的,这就是诗刽子手……充满了绝望神情的眼睛。孩子在坑里恳求怜悯:"叔叔啊,别埋得太深,要不妈妈会找不到我们。"(王守仁译)"这就叫诗?""和拉家常话似的……""说得你直想掉泪!"我忘了多少次面对类似上述这样的问题。是的,这就是诗,是...
关键词:王守仁 拉家常 读诗 
读诗记(七)
《海燕》2021年第1期152-160,共9页刘向东 
另一个欧洲的代言人切斯瓦夫·米沃什,这位当年生于立陶宛、后来成为波兰公民的诗人,这位因不满当年波兰奉行的斯大林主义政策、自我放逐西方、在法国流亡十年之后移居美国的诗人,为人为诗,都是传奇。1980年,由于他"在自己的全部创作中。
关键词:自我放逐 米沃什 斯大林主义 流亡 立陶宛 代言人 
读诗记(六)
《海燕》2020年第12期154-160,共7页刘向东 邓皓天(插图) 
全是爱在布拉格诗人墓前,供奉着无数鲜花,清清亮亮的波希米亚玻璃器皿里,有清清亮亮的水,上面漂着燃烧的红蜡烛,而那清水里,有我的泪。在我模糊的泪眼中,闪过坟地里生长着的被捷克民族称作"母亲的魂灵"的小叶儿花,那是与马哈同时代的诗...
关键词:玻璃器皿 波希米亚 红蜡烛 魂灵 布拉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