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纠缠

作品数:1437被引量:1650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夏云杰郭光灿卢道明萨楚尔夫彭堃墀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西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首次实现分子间的纠缠
《科学》2024年第1期61-61,共1页王晋岚 
[本刊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团队和哈佛大学团队分别在可重构光镊阵列中首次实现了分子间的纠缠,相关研究成果均于2023年12月7日发表在《科学》(Science)周刊上。所谓量子纠缠,指的是两个或更多物体之间所具有的一种任何经典物理理论都无...
关键词:量子纠缠 经典物理 性观念 量子计算 量子通信 量子信息 《科学》 哈佛大学 
走向宏观尺度的EPR佯谬
《科学》2023年第6期24-27,共4页李奕璠 
量子纠缠,作为量子力学中迥异于经典物理的奇异现象,起源于爱因斯坦等人提出的思想实验(EPR佯谬)。EPR佯谬揭示了局域实在论与量子力学之间的矛盾;如今新的研究又将之推向了更为宏观的尺度。
关键词:EPR佯谬 量子纠缠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 
贝尔不等式检验简史被引量:1
《科学》2023年第1期36-41,4,共7页彭鹏 刘博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190421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6ZDA113);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CJGC2021-K-ZXH08)资助
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在验证量子纠缠态的开创性实验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三位物理学家,他们将贝尔的理论付诸了实践,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定域隐变量理论,为当代量子信息科技的发展与应用铺平了道路。
关键词:贝尔不等式 检验实验 量子纠缠 EPR悖论 
量子纠缠、贝尔不等式和量子信息科学到底是什么
《科学》2023年第1期51-54,4,共5页周思益 
与量子力学有关的技术如量子信息、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虽然尚未普遍应用于日常生活,但我们经常能在科技新闻中听到这些字眼。这些技术关乎国家安全,重要性与日俱增,了解其背后的原理非常有必要。
关键词:量子纠缠 贝尔不等式 量子信息科学 
高维度光量子纠缠体系的高精度与普适化量子调控和量子测量
《科学》2018年第3期56-56,共1页王晋岚 
[本刊讯]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物理系量子光学中心,北京大学“极端光学创新研究团队”等单位组成的国际合作团队,利用大规模集成硅基纳米光量子芯片技术,实现对高维度光量子纠缠体系的高精度和普适化量子调控和量子测量,相关成果于201...
关键词:量子测量 量子调控 量子纠缠 高精度 维度 光学中心 北京大学 大规模集成 
量子计算最新进展被引量:2
《科学》2018年第1期8-8,共1页王晋岚 
[本刊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朱晓波团队,联合浙江大学王浩华团队,利用超导电路实现了10量子位(qubit)的量子纠缠,突破了之前9量子位的记录,向实现大规模量子计算迈出重要一步。
关键词:量子计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浙江大学 量子纠缠 量子位 潘建伟 
实现千公里级量子纠缠分发实验
《科学》2017年第4期53-53,共1页王晋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彭承志团队,联合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王建宇团队,以及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国家天文台、国家空间科学中心,通过“墨子”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实现了干公里级量子纠缠分发实验,并在...
关键词:科学实验卫星 量子纠缠 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分发 公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国家天文台 微小卫星 
首次实现高维量子纠缠态的固态存储
《科学》2015年第5期54-54,共1页王晋岚 
【本刊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李传锋教授研究组在国际上率先研制成功高维固态量子存储器。这项研究成果于2015年8月发表在Physic以Review Letters上。光子是量子网络中的信息载流子。实现远程光子纠缠是量子通...
关键词:量子纠缠态 固态存储 高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量子信息 量子存储器 重点实验室 研究成果 
让光子在空间起舞:星地量子通信的原理与应用
《科学》2013年第5期5-8,F0004,共5页王建宇 钱锋 
随着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即将达到物理极限,而以量子效应为基础的量子通信,则正在逐步成为引领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即将开启一次新的技术革命。量子通信是一种利用量子力学基本原理、量子...
关键词:量子通信 量子纠缠 量子密钥 
中国科学家实现百公里量子态隐形传输
《科学》2012年第5期19-19,共1页赵敬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彭承志、陈宇翱等人,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王建宇、光电技术研究所黄永梅等组成联合团队.于2011年10月在青海湖首次成功实现了百公里量级的自由空间量子态隐形传输和双向纠缠分发。实验证明,无论是从...
关键词:隐形传输 量子态 中国科学家 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公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量子纠缠 自由空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