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边墙

作品数:21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李玉娟张斯李红庆崔建盼张德玉更多>>
相关机构:锦州市委东北师范大学抚顺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博物馆研究》《中国地名》《辽金历史与考古》《社会科学辑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明代边将毕恭筑辽东边墙
《侨园》2023年第10期26-27,共2页张松 
关于明代长城防线,有两个重要人物:纳哈出与毕恭.他们一位是元朝的"开原王",一位是修筑辽东长城西段边墙的明朝镇将.平定纳哈出,明军跨过长城防线,主动进击;毕恭等明将修筑千里边墙,以守代攻,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这一攻一守,时代不...
关键词:纳哈出 战略防御 毕恭 辽东长城 防线 
明长城攻防战--平定纳哈出筑辽东边墙
《今日辽宁》2020年第5期45-47,共3页张松 
讲到明代的长城防线,涉及两个人:纳哈出与毕恭,一位是蒙元帝国的“开原王”,一位是修筑辽东长城西段边墙的明朝镇将。平定纳哈出,明军跨过长城防线,主动进击,出手即攻;修筑千里边墙,毕恭等明将以守代攻,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这一攻...
关键词:纳哈出 战略防御 明长城 辽东长城 毕恭 攻防战 
铁岭境内辽东边墙敌楼演化地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中国地名》2020年第9期28-29,共2页周向东 
地名与社会语言学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铁岭境内辽东边墙敌楼演化地名音节构成和语词构成的分析,透过地名现象,揭示其社会语言学特点及所蕴含的社会文化。
关键词:铁岭 敌楼 地名 社会语言学 
承载历史的盘山辽东边墙
《今日辽宁》2020年第4期66-67,共2页杨洪琦(文/图) 
“辽东边墙”是明代的边防建筑,今人亦称“明长城”。朱明政权初建之时,还有部分蒙古贵族潜回了旧地,并试图恢复往日荣光。为巩固政权,明军屡次深入草原,欲剪除其残余势力,但结果每每都令入失望。这种耗费巨大又无成效的行为,日益受到...
关键词:蒙古贵族 明长城 边疆政策 残余势力 辽东地区 巩固政权 朱明 退守 
论辽东边墙的修筑与作用
《哈尔滨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98-104,共7页张嘉丽 
辽东边墙,是明朝在东北地区的重要防御措施之一,它是明边地防御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明朝政府对北方民族部族政策的具体体现。通过对辽东边墙修筑的背景、过程、结构组成、在经历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和对明朝晚期辽东局地政策的影响,可以得...
关键词:辽东边墙 修筑 作用 东北边地 
集安边条参名称的由来
《人参研究》2018年第3期63-64,共2页王秋霞 金海雄 
人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药材,素有"百草之王"之美誉。集安边条参更是以质优形美,皂苷含量高而闻名全世界,被誉为"参中珍品",成为历代皇室的御用贡品。集安边条参名称的由来,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一...
关键词:边条人参 地理位置 威远堡 边条参 辽东边墙 柳条边 
辽东边墙以内的女真人——东宁卫及草河千户所的设置
《辽金历史与考古》2014年第1期213-219,共7页刘彦红 张德玉 
明代辽东边墙既是汉人与边疆少数民族居住区域的界限,同时更是防御少数民族掳掠寇抄的军事工程。然而,辽东边墙并非泾渭分明地阻隔了民族居住区域,在有明一代,始终陆续有女真人'来归''辽东乐土',被明朝廷妥善安置在辽东各千户所,从而形...
关键词:辽东边墙 明朝廷 女真人 千户所 
东宁卫及草河千户所
《满族文学》2013年第2期97-101,共5页张德玉 刘彦红 
辽东边墙是明朝廷为了有效控制和抵御东北女真族、蒙古兀良哈三卫等部的骚扰攻侵,应付瓦刺和鞑靼的掳掠寇抄而修筑的.它不仅是一道军事防线,同时也是汉人和女真等民族居住区域的界限. 元被明灭亡以后,于洪武四年(1371年)二月壬午,"诏置...
关键词:辽东边墙 千户所 女真人 辽东都司 三万卫 东宁卫 
辽东边墙以内的女真人——东宁卫及草河千户所的设置被引量:1
《满族研究》2012年第3期53-58,共6页张德玉 刘彦红 
明代辽东边墙既是汉人与边疆少数民族居住区域的界限,同时更是防御少数民族掳掠寇抄的军事工程。然而,辽东边墙并非泾渭分明地阻隔了民族居住区域,在有明一代,始终陆续有女真人"来归""辽东乐土",被明朝廷妥善安置在辽东各千户所,从而,形...
关键词:辽东边墙 明朝廷 女真人 千户所 
本溪境内明代辽东边墙遗迹考
《博物馆研究》2012年第1期77-81,共5页刘彦红 
明朝时期东北地区女真族日渐强大,时常与明戍边军队发生冲突,为了加强明廷统治地位,稳定东北边疆局势,明王朝修筑了绵延数百里的军事防御体系既辽东边墙,也称辽东镇长城,是明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防御线上筑有城堡,城堡之外筑有边墙及...
关键词:辽东边墙 本溪长城 遗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