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柱透气性

作品数:18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程树森吴泽勇张德国肖永忠周宏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联合大学东北大学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首钢集团更多>>
相关期刊:《首钢科技》《现代冶金(内蒙古)》《涟钢科技与管理》《炼铁》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节能环保TGS石灰窑使用高爆裂性原料的生产实践被引量:2
《山西冶金》2019年第3期137-140,共4页刘树钢 李玉茹 李斌 赵立顺 李雷 门长占 周宏 张德国 
在总结分析TGS炉工艺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实践经验,对石灰窑使用高爆裂性石灰石原料和原料粒度非常不均对生产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突破了石灰竖窑使用高爆裂性石灰石原料的难关,对石灰窑生产顺行和扩大原料使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节能 环保 低热值煤气 爆裂性原料 下料理论 竖炉强化 亚稳态悬拱空穴 下料过程的规律 料柱透气性 料柱空隙率 
新钢11号高炉增煤降焦实践
《工程技术研究》2017年第11期124-125,共2页钱堃 
文章对新钢11号高炉提高煤比的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提高原燃料质量管理水平、调整布料制度、优化风速和鼓风动能、控制炉腹煤气量、适当发展两股气流,以及使用大矿批、高风温、高富氧冶炼,加强喷煤管理和出渣出铁管理等措施,...
关键词:高炉 提高煤比 料柱透气性 
直接还原用煤热稳定性试验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2期5-9,共5页李宏哲 王岩 刘长江 郄亚娜 刘小杰 
利用煤制气获得合格煤气还原铁氧化物是直接还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煤的热稳定性是煤气发生炉维持正常气化的基础保障。以内蒙古褐煤、新井、阳泉和大同无烟煤为研究对象,研究预热温度、预热时间、配煤方案对煤热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
关键词:煤气化 料柱透气性 孔隙度 热稳定性 
低渣比配料开炉的优点
《涟钢科技与管理》2012年第1期25-25,共1页
高炉开炉成功的关键是能否处理好快速加热炉缸、提高料柱透气性、快速送气和出好第1次铁等4个关键环节。低渣比配料开炉对这4个关键环节是非常有益的。
关键词:低渣比 开炉 配料 料柱透气性 快速加热 炉缸 高炉 
提高喷煤比的关键技术
《涟钢科技与管理》2009年第4期31-31,共1页
钢铁工业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运行须遵循冶金科学规律,什么样的生产条件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技术指标。也就是说,高炉炼铁有一定的条件,提高喷煤比也需要一些关键的技术支撑,如保持炉缸热量充沛,提高煤粉燃烧率,提高料柱透气性和...
关键词:技术指标 高喷煤比 煤粉燃烧率 料柱透气性 生产工艺 钢铁工业 科学规律 生产条件 
喷洒ZBS添加剂改善焦炭热强度被引量:1
《燃料与化工》2007年第6期24-24,共1页赵兴军 
随着炼铁生产技术的发展,高炉冶炼不断强化,焦比大幅度降低,焦炭在高炉内作为发热剂和还原剂的作用已逐步弱化,而与骨架支撑作用密切相关的热态强度指标却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保证料柱透气性,不仅要求焦炭有高的冷强度,更要求有高...
关键词:热强度 焦炭 添加剂 喷洒 热态性能 料柱透气性 生产技术 高炉冶炼 
加古川3^#高炉低焦比强化冶炼实践
《现代冶金(内蒙古)》2007年第3期50-54,共5页王瑞军(译) 陈春元(校) 
近年来,为满足钢铁市场的好转,高炉进行强化冶炼以提高产量。加古川3^#高炉为降低焦比、提高煤比,高炉利用系数达到了2.3triM/d/m^3。为了达到高煤比、低焦比和高产的目标,必须保证料柱透气性和降低换风口休风时间。在加古川3^#...
关键词:高炉利用系数 强化冶炼 低焦比 冶炼实践 料柱透气性 燃料质量 风口寿命 中心加焦 
涟钢大高炉不同炉料结构下碱金属的循环与富集研究
《涟钢科技与管理》2006年第3期26-29,共4页肖永忠 
1前言 碱金属在高炉冶炼中的危害很大,它不但能降低矿石的软化温度、引起球团矿的异常膨胀而严重粉化、强化焦炭的气化反应能力,使反应后强度急剧降低而分化,造成料柱透气性严重恶化,危及高炉冶炼的正常进行,同时碱金属粘附于炉...
关键词:碱金属 炉料结构 富集机理 大高炉 循环 涟钢 高炉冶炼 高炉生产 反应后强度 料柱透气性 
高炉冷风流量测量节能方法的应用
《冶金自动化》2005年第6期70-70,共1页岳书元 
在优化炼铁生产工艺及降耗增产过程中,风压、风量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从整个冶炼过程送风系统看,送风量的大小不仅取决于风机出力及炉内料柱透气性,而且取决于送风管道阻力及压力损失的大小。最大限度地减少送风管道的阻力损失,就...
关键词:流量测量 节能方法 应用 冷风 高炉 送风系统 料柱透气性 生产工艺 冶炼过程 压力损失 
水冶100m^3高炉节能实践
《炼铁技术通讯》2000年第11期6-7,共2页吕中奇 庞秋林 
1 概述安钢集团水冶公司现有100m^3高炉4座,十年来,通过技术进步和工艺改造,强化操作管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生铁产量由1989年的24.6万 t 提高到1999年的51.1万 t。同时,能源消耗大幅度降低,焦比由1989年的685kg/t
关键词:高炉操作 小球团烧结矿 酸性球团矿 焦比 工艺改造 铁产量 技术进步 操作管理 炉料结构 料柱透气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