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分测定

作品数:20被引量:9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明亮李希菲杨春菊刘悦翠于龙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农林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西北林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陕西林业科技》《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中南林业调查规划》《林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世界银行贷款山东生态造林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智能手机实现虚拟角规的原理与设计被引量:2
《林业资源管理》2015年第3期166-169,共4页刘羽 赵天忠 张慕博 
分析了利用智能手机摄像头实现虚拟角规测树功能的原理,讨论了实像尺寸偏差和虚拟角规缺口的关系,给出了计算虚拟角规缺口在摄像头中的实像公式,并结合智能手机中的加速度传感器设计了虚拟角规自动改平功能,为开发智能手机在林业行业中...
关键词:智能手机 角规 摄像头 加速度传感器 林分测定 
非线性树高曲线模型的研究被引量:51
《林业科学研究》2000年第1期74-79,共6页王明亮 李希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 :39670 60 9);中国林科院基金
引入失拟检验的理论和方法检验了树高曲线模型的适度,应用全模型和选模型的检验理论和方法对3参数模型的某个参数取定值作了检验,结果表明2参数模型描述树高曲线已经足够。比较了6个2参数树高模型,常用的幂函数式H=aDb和双曲线式H=aD/(D...
关键词:树高曲线 失拟检验 全模型 选模型 林分测定 
高淳水杉速生丰产林胸径生长分析被引量:1
《江苏林业科技》1999年第2期41-42,共2页孙秀春 苟建军 王新华 
水杉适应性强,生长快,树干直,在高淳县圩区速生丰产林胸径净生长量最大是在第10a;胸径生长速生期开始年是第6a,终止期是第14a,胸径速生期为8a。速生丰产林的速生生长量是Vgc=bk·aa+bx1+ea+bx(X2...
关键词:水杉 束生丰产林 胸径生长 林分测定 
刺槐林分材种出材量模型被引量:4
《西北林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31-36,共6页刘悦翠 
刺槐林分经济材、大径坑木、废材随林分平均年龄变化呈幂函数相关,随林分平均直径、林分平均高变化呈直线相关。柱材与小径坑木随林分平均年龄、林分平均直径与林分平均高的变化呈J型,小规格原木变化呈反J型,幂函数预测模型适用于...
关键词:废材 出材量模型 林分测定 刺槐 
“理论干曲线”质疑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1996年第2期1-5,共5页曾伟生 
本文根据回归估计理论,对近来提出的以生长方程为基础的理论干曲线的性质进行了讨论,并针对理论干曲线的推导过程,对其存在的弊端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以实例说明,理论干曲线的预估精度还比不上最简单的经验削度方程;干曲线研究的...
关键词:理论干曲线 削度方程 生长方程 林分测定 
对“密度指数与林分测树因子数学模型”的商榷
《林业科学》1996年第3期269-273,共5页曾伟生 
从“密度指数与林分测树因子数学模型”所存在的问题出发,对林分密度指数与断面积,平均直径和株数之间的关系模型从数学上进行了推导,提出了正确的参数估计方法,并就拟合数学模型应注意的两个问题,即互为自(因)变量问题与参数一...
关键词:密度指数 数学模型 对偶回归 多价回归 林分测定 
角规测树偏差的原因及纠正
《林业月报》1995年第7期15-15,共1页刘杰 孙立春 
关键词:树木 林分测定 角规 
相对树高曲线模型的研究和应用被引量:28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1995年第2期1-3,8,共4页骆期邦 吴志德 
本文针对我国现行一元立木材积表估计立木材积对林分或样地偏差太大,直接利用二元立木材积表野外测绘树高曲线工作量大等实际问题,研究提出了利用相对树高曲线模型将二元立木材积表用于林分和样地立木材积估计的方法。其估计精度可达...
关键词:林分测定 相对树高 曲线模型 应用 
湿地松主干比重测定方法的探讨
《江苏林业科技》1995年第3期29-30,共2页黄水明 
湿地松主干比重测定方法的探讨黄水明(宜兴市林场,214221)在苏、浙、皖交界的丘陵山区,一般用重量来计算木材蓄积、结算工资和销售产品。现行的国外松比重均取1150kg/m3,与木材浮于水面的事实相违,在实施过程中也...
关键词:湿地松 主干比重 林分测定 
林分优势高测定方法的探讨被引量:7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1994年第2期10-16,共7页赵美丽 王才旺 
林分优势高是一个重要测树因子 林分1—8株最高木和最粗木优势高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但只有优势木株数达6株以上时林分优势高才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利用6株最高或最粗优势木平均高表达的林分优势高符合稳定性与简易性原则,是较...
关键词:林分优势高 相关性 稳定性 6株木法 林分测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