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派

作品数:36被引量:4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俞为民张利群李浈郑雷李伟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汕头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河西学院学报》《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艺理论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临川派”与“吴江派”创作差异及其理论渊源
《戏曲艺术》2024年第5期104-109,共6页储著炎 
戏曲史上“临川派”与“吴江派”,是在“汤沈之争”背景下形成的。从两派戏曲创作差异考察“汤沈之争”,实则是“风情”与“风教”的较量,可以看作明代关于《西厢记》、《拜月亭》与《琵琶记》高下之争与审美之辨的延续。主张“风情”...
关键词:临川派 吴江派 风情 风教 创作渊源 
“临川”成“派”之探讨
《戏剧之家》2022年第7期6-9,共4页郑伊琛 
"临川派"是否成立,是学术界争论不断的问题。与现代"流派"概念及标准相比,对中国古代"流派"的定义更强调内在审美风格的共通性。以此观"临川",故能称之为"派"。其成派原因,一是以"味"成派,派内十一位戏曲家在理论与创作上存在"主情说"与...
关键词:临川派 审美风格流派 主情说 意趣神色 
通与变:孟称舜传奇创作管窥
《四川戏剧》2020年第12期97-100,共4页金艳霞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曲海总目提要》新编”(项目编号:18ZDA25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古今名剧合选》研究”(项目编号:15XJC751003);2015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孟称舜及其《古今名剧合选》研究”(项目编号:2015A—168)的研究成果。
晚明剧作家孟称舜继承了汤显祖的"情至论",重视剧作的传情意旨,却未将情理截然对立,而是追求情性合一,情理交融,强调"情之正",从而使"情在理亡"的尖锐冲突逐渐减弱。这种既谈风月又重纲常的独特情理观使其传奇创作虽然带有情欲道德化的...
关键词:孟称舜 临川派 传情理论 编剧艺术 
传统营造语境下黎川乡土建筑营造技艺特色探析——兼议“赣系临川派”的乡土区划被引量:8
《建筑遗产》2018年第4期29-37,共9页李浈 丁曦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78450;51738008)~~
文章以近百栋遗存的明清建筑的实测数据和大量匠师访谈口述资料为依据,从地盘格局、扇架类型、屋水权衡、营造尺法等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江西黎川乡土建筑的营造技艺特色,探讨了"插梁式"构架的可能来源,尝试厘定当地乡尺的绝对尺度,阐...
关键词:乡土建筑 营造技艺 江西 黎川 偷柱 插梁式样 拖架 直水 压白 
明代戏曲史上“临川派”相关问题新证——以汤显祖与同乡曲家交游的史实为基础
《文艺理论研究》2018年第3期129-140,共12页陈志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明戏曲>编纂及明代戏曲文献研究"(10&ZD105)阶段性成果~~
在明代剧坛上,江西临川是除苏州、南京、杭州之外又一重要的戏曲中心,它以汤显祖为核心,在其周围形成一个同乡曲家群落,成员有谢廷谅、帅机、吴拾芝、曾如海和郑之文、徐奋鹏等人。这些曲家与汤显祖有不同程度的接触,也有较为相近的创...
关键词:汤显祖 临川派 晚明戏曲 曲家谱系 
论明末传奇中母亲形象及其形成根源——以临川、吴江派作品为例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年第2期6-7,共2页朱学娟 张静 
临川派和吴江派作品中涉及的母亲形象大致可分为教育型、慈母型和物质型三类。通过对这些母亲形象及其形成根源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时代环境、儒道思想和商品经济的影响下,明末传奇中的母亲形象开始有所转型和突破,具有新的风貌特征。...
关键词:明末传奇 临川派 吴江派 母亲形象 
“吴江派”与“临川派”之构建与检讨——以民国时期戏曲史著为考察对象被引量:1
《文艺理论研究》2017年第3期78-87,共10页程华平 
国家社科项目"民国传奇杂剧史论"[项目编号:15BZW121]阶段性成果
戏曲史上"吴江派"与"临川派"的命名得以确立,是由民国时期的戏曲史家完成的。由于这些戏曲史家既没有对"流派"概念加以界定,又缺乏流派划分应遵循的共识与准则,各家史著在两派成员的统系归属、成员人数的多寡上各有不同;在阐释两派理论...
关键词:民国戏曲史 吴江派 临川派 研究 
既曾描凤于前 何妨雕龙于后
《散文百家》2017年第4期65-66,共2页陈林春 
很向往临川,却没能生在临川,也没去过临川;很崇拜汤显祖,却生活在与临川派齐名的吴江派所在的地方。现在,每天都走在吴江派宗师沈璨与顾大典曾经走过的江南烟雨中。
关键词:吴江派 汤显祖 临川派 
戏剧人物
《当代戏剧》2017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沈璟(1553年-1610年),字伯英,号宁庵、词隐。江苏吴江人。明代戏曲家、曲论家。著有传奇17种,合称《属玉堂传奇》,现存7种:《红蕖记》《双鱼记》《桃符记》《坠钗记》《埋剑记》《义侠记》和《博笑记》,被推为吴江派领袖,与当...
关键词:戏剧人物 传奇创作 《博笑记》 《红蕖记》 戏曲家 吴江派 汤显祖 临川派 
论临川派与吴江派戏曲之争的文艺论争意义
《中外文论》2016年第2期177-186,共10页张利群 
明代汤显祖为首的临川派与沈璟为首的吴江派戏曲论争,分歧产生于对《牡丹亭》的改编,焦点在主'意趣'与主'音律'的论争,形成'意趣神色'说与主'合律依腔'说的冲突,探其实质可谓对立统一,既为双峰对峙亦为殊途同归,构成戏曲内容与形式的整...
关键词:临川派 吴江派 文艺论争 “意趣神色” “合律依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