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盆地

作品数:173被引量:431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刘瑞春白利平胡小猛王金生乔建伟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省地震局山西师范大学中国地震局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临汾盆地黄土沉积记录的末次冰消期以来东亚夏季风变化
《地理科学》2025年第2期415-424,共10页陈杰 尹佳男 田庆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220116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3YJAZH135);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2021A1515110246);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201010425);山西省文物局科研课题项目(22-8-14-1400-119)资助。
选择临汾盆地陶寺遗址附近中梁黄土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磁化率、元素含量等的变化,结合AMS14C测年,重建该区域末次冰消期以来东亚夏季风(EASM)演化过程。认识如下:(1)中梁剖面磁化率和地球化学元素变化记录了自16 ka B.P.以来一系...
关键词:临汾盆地 黄土沉积 东亚夏季风 全新世 末次冰消期 
汾河流域盆地地下水动态及其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性研究
《人民黄河》2025年第1期83-88,共6页王爱花 张钰 陈青坡 李超 曹伟 门永南 
2020年中央财政地下水超采区体制机制和能力建设专项(15401030501)。
为掌握新形势下汾河流域盆地地下水动态发展规律,提升地下水资源保护与治理水平,推动地下水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太原盆地、临汾盆地2010—2019年孔隙承压地下水埋深数据,分析地下水动态时空变化特征,采用非参数检验和灰色关联分...
关键词:地下水动态 社会经济 耦合协调度模型 灰色关联分析 太原盆地 临汾盆地 汾河流域 
汾东断裂甘亭段浅部构造特征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4年第11期1125-1130,共6页沈阳 巩一帆 张涛 张慧利 赵豫 袁燕 杜婉怡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局管地质科研项目(豫地矿科研[2017]03号)。
利用浅层人工地震勘探技术对临汾盆地汾东断裂进行探测,获得2条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剖面,分析汾东断裂甘亭段浅部地层和断裂基本特征。结果表明,甘亭段浅部地层均呈现西倾形态,整体西厚东薄;汾东断裂甘亭段走向北东,倾向北西,视倾角67°~72...
关键词:临汾盆地 汾东断裂 反射地震勘探 浅层构造 
陶寺考古有哪些发现?
《中国报道》2024年第7期23-23,共1页高江涛 
上世纪50年代进行文物普查时,陶寺遗址被发现。历经46年的考古发掘,我们对陶寺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陶寺遗址考古重大发现可以概括为10个方面:一是文化分布。陶寺遗址的文化分布很有特点,目前我们发现的属于陶寺文化的遗址已经有100多处...
关键词:陶寺遗址 考古发掘 等级分化 文物普查 陶寺文化 临汾盆地 聚落 不同等级 
陶寺风云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4年第13期26-29,共4页杨国伟 
有些事,虽然深深掩埋在历史长河的厚厚泥沙之中,但只要岁月足够久远,总会有水落石出、震惊天下的那一天。有一年春节回家,在郑州东站看到一句广告语:“所有的旅行都是出发,到了临汾咱是回家。”第一感觉是这推介语真不错,接着产生疑问,...
关键词:临汾盆地 山西南部 陶寺遗址 小村落 广告语 
ZK-2井SK-DLS 2000录井系统应用
《西部探矿工程》2024年第3期23-26,32,共5页刘荆成 李建军 
ZK-2井是位于临汾盆地西部罗云山断裂东部的一口地质钻探井,实际完钻井深1413.95m,井身结构为小井眼三开结构(Ф153mm×825.43m/Ф139.7mm×825m+Ф122mm×1158.37m/Ф114mm×1158m+Ф98mm×1413.95m),其中二开三开段为绳索取芯,因此,...
关键词:临汾盆地 ZK-2 SK-DLS2000录井系统 钻时 气测 
临汾盆地承压水降落漏斗发展变化及影响分析
《华北自然资源》2023年第6期28-32,共5页左容宇 
临汾盆地地表水资源相对紧缺,承压地下水成为该地区重要的水资源和开采对象。文章通过对比2004、2019及2020年盆地内承压水降落漏斗的形成、分布及发展变化趋势,分析地下水漏斗对区域地质环境的影响,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承压水 降落漏斗 临汾盆地 
临汾盆地及周边地区双差层析成像研究被引量:1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3年第7期715-721,共7页张聪聪 宋美琴 吴昊昱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项目(NORSTY20-12)。
使用固定台网与喜马拉雅三期台阵数据,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对临汾盆地及周边地区的地震位置和速度结构进行联合反演,最终获得研究区地震精定位和精细速度结构。地震重定位结果表明,临汾盆地地震具有2个优势地震地层,分别为5~9 km和18~2...
关键词:地震定位 速度结构 双差层析成像 临汾盆地 
临汾盆地及邻区地震重定位和b值研究
《山西地震》2023年第2期5-10,共6页张聪聪 张英杰 
山西省地震局科研项目(SBK-2214),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项目(NORSTY20-12)。
选取2010年-2020年地震台网记录的震相数据,采用双差定位法对临汾盆地及邻区中小地震进行重定位,并对研究区域进行b值空间扫描。结果表明,临汾盆地及邻区具有明显的两个优势地层发震层,深度分别为4~10 km和18~24 km,地震多数集中于较深...
关键词:B值 地震条带 临汾盆地 双差定位 
临汾地区庙底沟二期文化相关问题研究
《南方文物》2023年第3期239-247,共9页郭晓兰 
临汾地区的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主要分布于临汾盆地中南部,经历了早、中、晚三期,是庙底沟二期文化北部的一个地域类型。临汾地区的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是在仰韶晚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白燕一期、晋东南地区仰韶末期文化等因素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临汾盆地 庙底沟二期文化 分期 相关问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