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盆地

作品数:123被引量:695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邓涛方小敏李吉均王世骐张培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地震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兰州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甘肃临夏盆地红色地层磁组构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被引量:8
《第四纪研究》2012年第4期615-625,共11页刘秀铭 郭晖 刘植 李平原 李志忠 吕镔 陈秀玲 毛学刚 俞鸣同 陈渠 雷国良 陈家胜 姜修洋 郭雪莲 赵国永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830105,41072124和41021091)资助
甘肃临夏盆地中广泛分布新生代红色地层,其中尤其以青灰色-紫红色交替出现的地层最具特色,被学者们形象地称之为"斑马层"。该地层基本水平分布,因为夹带灰白色层,看起来显然与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差别较大,于是过去人们通常认为这套新生...
关键词:红色地层 临夏新生代 黄土古土壤磁化率各向异性成因与环境分析 
临夏盆地晚中新世沉积物中赤铁矿和针铁矿的含量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8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1期55-61,共7页闫晓丽 杨一博 方小敏 苗运法 宋春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41021001);重大国际合作基金项目(40920114001)
利用对铁氧化物矿物灵敏的漫反射光谱法,对临夏盆地的黑林顶剖面(古地磁年代为11.8~5.0Ma)赤铁矿和针铁矿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赤铁矿含量在8.6 Ma以前相对较高,在8.6 Ma以后骤然降低并稳定在一低值范围;针铁矿则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赤铁矿 针铁矿 晚中新世 气候变化 临夏盆地 青藏高原 
临夏盆地黑林顶剖面沉积物在8.6Ma前后岩石磁学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5
《沉积学报》2010年第6期1190-1197,共8页闫晓丽 张启波 方小敏 苗运法 昝金波 孟庆泉 宋春晖 张涛 迟云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771214;40872029);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2-yw-104)资助
通过对临夏盆地黑林顶剖面晚新生代沉积物的岩石磁学研究,揭示在11.8~8.6Ma磁化率波动较小,基本保持相对稳定的低值(0.58~6.9/10-8m3kg-1);从8.6Ma开始受软磁性矿物控制明显持续增加(0.75~10.6/10-8m3kg-1)。通过沉积物磁学性质与环...
关键词:临夏盆地 磁化率 物源 构造运动 晚新生代 
临夏盆地黑林顶剖面磁性地层学及其意义被引量:9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0年第5期129-136,共8页王九一 方小敏 张伟林 昝金波 苗运法 李仕远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1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121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5CB422001)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临夏盆地沉积了厚层的新生代地层,含有丰富的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准确确定其地层年代对研究我国西北地区哺乳动物分布格局、演化过程和生态环境变化以及高原隆升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盆地南缘黑林顶剖面含有...
关键词:哺乳动物化石 磁性地层 临夏盆地 黑林顶剖面 
临夏盆地黑林顶剖面11.6~5.0Ma碳酸钙的变化机制
《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9期4772-4774,共3页张启波 闫晓丽 苗运法 方小敏 王亚东 张涛 昝金波 杨一搏 迟云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1214;40872029);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104)
CaCO3含量可以明确指示黄土-古土壤层序的发生及其气候变化,因而被称之为有效的气候代用指标之一。临夏盆地黑林顶剖面出露一套连续完整的晚新生代(11.6~5.0Ma)河湖相地层,对该套地层CaCO3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揭示,在11.6~8.6Ma,CaCO3...
关键词:临夏盆地 CACO3 变化机制 
临夏盆地新生代沉积物粒度记录与亚洲内陆干旱化被引量:13
《湖泊科学》2008年第1期65-75,共11页徐先海 方小敏 宋春晖 范马洁 沈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础项目(40334038)资助
临夏盆地毛沟剖面高分辨率粒度记录研究表明,29-7.4Ma间,临夏盆地的古气候一直保持相对稳定,而其中短暂的沉积相的改变是盆地对该期间青藏高原构造隆升事件的响应;从7.4Ma开始,流域外的风尘物质开始逐步被带人盆地,并经过了6.4Ma和5.3M...
关键词:临夏盆地 粒度 干旱化 高原隆升 全球变冷 
临夏盆地新生代沉积物高分辨率岩石磁学记录与亚洲内陆干旱化过程及原因被引量:79
《第四纪研究》2007年第6期989-1000,共12页方小敏 徐先海 宋春晖 韩文霞 孟庆泉 鸟居雅之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批准号:2005CB4220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批准号:KZCX2-YW-1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0211013)资助
亚洲内陆干旱化是全球新生代大陆环境变化中最引人瞩目的重大事件,与新生代全球变冷和青藏高原隆升密切相关。文章通过对甘肃临夏盆地几乎连续的新生代沉积物系统岩石磁学性质研究,获取了高分辨率磁化率和非磁滞剩磁记录,揭示在29.0...
关键词:临夏盆地 岩石磁学 亚洲内陆 干旱化 
临夏盆地晚新生代沉积物元素特征与古气候变迁被引量:19
《沉积学报》2007年第3期409-416,共8页宋春晖 鲁新川 邢强 孟庆泉 夏伟民 刘平 张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批准号:90211013;4033403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编号:2004CB720201);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编号:306016)资助
青藏高原东北临夏盆地发育较完整的晚新生代地层,特别13~4.34Ma段以稳定低能细粒湖相沉积为主、发育的不同尺度和各种形式沉积韵律旋回记录着古气候变化信息。本文通过对临夏盆地稳定细粒湖相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变化序列研究,...
关键词:元素 古气候 湖相沉积物 临夏盆地 晚新生代 
青藏高原东北缘临夏盆地晚新生代构造变形及过程被引量:54
《地学前缘》2007年第1期243-250,共8页袁道阳 张培震 方小敏 王志才 宋春晖 郑德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234040;40372086);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论著号:LC20060018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临夏盆地是一个挤压挠曲型的前陆盆地,褶皱和逆冲断裂带自7.8Ma开始由西向东向盆地内部扩展,形成生长地层和生长不整合,代表高原东北部持续的构造变形过程。这种同沉积的构造变形一直持续到大约1.8Ma左右东山...
关键词:甘肃临夏 晚新生代 构造变形 地壳缩短 盆地 
甘肃临夏盆地8~6MaBP的构造变化被引量:11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6期1-5,共5页徐先海 方小敏 付开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础资助项目(40334038)
甘肃临夏盆地毛沟剖面上半部高精密度古地磁测年结果表明该剖面磁极性年龄为4.34-13.07 MaBP,其中东乡组、柳树组与何王家组的年龄分别为13.07-7.8 Ma,7.8-6.4 Ma和6.40-4.34 MaBP.该测年结果与文献[1]测得的结果基本一致.临...
关键词:临夏盆地毛沟剖面 磁性地层 极性年龄 构造变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