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治验

作品数:251被引量:19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朱炳林曾倩杨红梅冯佳佳蓝婧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成都市卫生局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江苏中医药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祝味菊“温潜法”临证治验3则被引量:6
《江苏中医药》2021年第4期57-59,共3页宋亚伟 
祝味菊(1884—1951)为近代中西医汇通代表医家之一,沪上名医。他学兼中西,倡导重阳思想,临床擅用“附子”“麻黄”等温热药,往往起到惊人疗效,又因其用“附子”屡起沉疴,被时人誉为“祝附子”。“温潜法”乃祝味菊先生临床所创,系采用...
关键词:眩晕 失眠 喘病 中医药疗法 验案 祝味菊 名医经验 
芍药甘草汤加味临证治验3则被引量:5
《江苏中医药》2018年第12期50-52,共3页叶涛 陶夏平 
芍药甘草汤是《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由芍药、甘草两味药物组成。《伤寒论》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方中芍药酸苦,...
关键词:芍药甘草汤 经方 验案 呃逆 头痛 膝痛 
吴茱萸汤临证治验3则被引量:4
《江苏中医药》2018年第1期51-52,共2页王斌 
慈溪市二○一六年度农业和社会发展科技项目(CN2016010)
吴茱萸汤是《伤寒论》的经典方剂,伤寒论阳明病篇、少阴病篇、厥阴病篇皆出现此方.细察其方证病机,乃厥阴肝寒,浊阳上逆所致.笔者临床但凡见到以肝胃虚寒、浊气上逆所致的疾病,用吴茱萸汤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现选取验案3则,供同道...
关键词:吴茱萸汤 经方 厥阴头痛 肝寒经闭 寒凝便秘 验案 
二陈汤加减临证治验3则
《江苏中医药》2015年第7期59-60,共2页徐超伟 郑敏宇 
二陈汤首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半夏、橘红、茯苓、甘草组成,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效,为治疗湿痰证的代表方剂,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后世医家将本方化裁为半夏白术天麻汤、温胆汤、涤痰汤等,均为临床常用方。
关键词:二陈汤 治疗应用 验案 
温阳法临证治验3则
《江苏中医药》2014年第8期53-55,共3页李志彬 
中医的经典著作《内经》,开创了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为后世中医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内经》在强调人体阴阳动态平衡“阴平阳秘”的基础上,更加重视阳气的作用。《素问·生气通天论》日:“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关键词:温阳 治疗应用 验案 
仙桔汤加减临证治验4则
《江苏中医药》2012年第11期56-57,共2页朱富虎 
仙桔汤是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用以治疗慢性痢疾和结肠炎的新方。全方由仙鹤草、桔梗、乌梅、白槿花、炒白术、广木香、白芍、槟榔、甘草等组成[1]。近年来,笔者师其理法,运用此方为主方,用治多种具有脾虚不运、湿热逗...
关键词:仙桔汤 治疗应用 验案 
重用附子临证治验4则
《江苏中医药》2012年第7期53-55,共3页李红亮 
附子是一味临床要药,无论是极危重症.还是疑难痼疾、慢性疾病,附子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多年来运用不同剂量(30~150g)附子于汤剂之中,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脑梗死、冠心病、运动神经元病等疾病,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
关键词:附子 治疗应用 验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