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味菊

作品数:73被引量:15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农汉才招萼华张存悌李学麟高振华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新中医》《中医文献杂志》《中医研究》《江苏中医药》更多>>
相关基金: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探析祝味菊辨治外感热病的革新观点
《时珍国医国药》2023年第10期2515-2516,共2页曲书焱 王祎 姜琪琦 徐厚杰 钟燕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4195)。
民国名医祝味菊在肠伤寒流行期间治愈了许多危重症肠伤寒患者,因此名震上海。他发皇古义、融汇新知,在《伤寒质难》一书中对外感热病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新性的见解。祝氏主要提出了以下四个观点:病因新解为三因鼎立说;辨证新解为五段论...
关键词:祝味菊 外感热病 伤寒质难 五段论外感 
基于“温潜”理论探讨抑郁症之病机与治法
《江苏中医药》2023年第1期10-13,共4页滕飞 陆忠文 姬中杰 刘西建 
山东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SDYKC19142、SDYKC20051)。
温潜法溯源于《伤寒论》,由民国时期医家祝味菊先生明确提出,即以温阳潜镇之法调阴阳、安脏腑。阳虚是抑郁症的重要病机之一,从“温潜”理论出发,临证以阳虚为本、病郁为继为基本病机,进而从心、脾、肾阳气不足角度分别阐述,并采用对应...
关键词:温潜法 阳虚 抑郁症 祝味菊 
祝味菊“温潜法”临证治验3则被引量:6
《江苏中医药》2021年第4期57-59,共3页宋亚伟 
祝味菊(1884—1951)为近代中西医汇通代表医家之一,沪上名医。他学兼中西,倡导重阳思想,临床擅用“附子”“麻黄”等温热药,往往起到惊人疗效,又因其用“附子”屡起沉疴,被时人誉为“祝附子”。“温潜法”乃祝味菊先生临床所创,系采用...
关键词:眩晕 失眠 喘病 中医药疗法 验案 祝味菊 名医经验 
从祝味菊治疗肠伤寒探讨里之表学术思想被引量:3
《新中医》2020年第15期195-197,共3页杨娜 张毅 李娟 李金田 董建斌 赵志伟 
作者以里、表相关概述为切入点,从肠伤寒病机、治法方药等对民国名医祝味菊"里之表"的学术思想进行阐述,认为表证不仅包括皮毛、肌肉、筋膜等外表,脏腑、骨髓等也有表证,因其位置较深,故可称之为"里之表",并指出了以麻桂为主要的"辛解之...
关键词:里之表 肠伤寒 辛解之法 祝味菊 
民国名医祝味菊对中医药抗感染的认识被引量:3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8年第10期1363-1365,1372,共4页农汉才 
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ZZ10-018-01)-抗生素的中医药替代研究专项.中医药抗菌与逆转抗生素耐药性文献研究
民国名医祝味菊(1884-1951)结合西医对中医诊疗感染性疾病做了系统阐释。在其遗存的230余例医案中,有40余则中医治愈感染性疾病的案例,并提出感染性疾病"三因鼎立"的病因学说,认为用抗生素不是抗感染的惟一方法,细菌感染后的某些症状不...
关键词:抗感染 治病 治人 人病并重 祝味菊 
徐晓东“祝四味”临证运用经验被引量:1
《浙江中医杂志》2018年第9期695-695,共1页楼毅杰 徐晓东 纪云西 马睿杰 
徐晓东老师悉心研究方剂遣药配伍三十余年,学验俱丰,用药灵巧,疗效卓著。祝味菊为海派名医,善用温热之法,对疑难重症皆嗜用“附子”,习称“祝附子”。徐师深研祝氏《伤寒质难》与医案,察其在使用附子时,常与枣仁、磁石、茯苓配...
关键词:祝四味 徐晓东 临证经验 祝味菊 
运用祝味菊“温潜法”治验2则被引量:3
《江苏中医药》2017年第3期63-64,共2页李国政 林力森 
沪上名医祝味菊先生首次明确提出"温潜"之说且善于灵活运用温潜法,该法是指以附、桂、姜等为代表的温阳药与磁石、牡蛎、龙骨、龟版等介石潜镇之品合用的治疗方法,具有引火归原、导龙入海的作用,治疗阳浮于上、上盛下虚之病症。张仲...
关键词:温潜 耳聋 自汗 中医药疗法 验案 名医经验 
中医火神派存在的必然性探讨被引量:1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年第4期366-367,共2页杨林相 王辉 
清末至今,中医界出现了一个年轻的医学流派-火神派,其开山鼻祖为郑钦安,在郑钦安的影响下,又涌现出了四川的卢铸之,云南的吴佩衡,上海的祝味菊等一大批在全国中医界有较大影响的中医专家,他们无一例外的以擅用姜、桂、附等大辛大热扶阳...
关键词:火神派 郑钦安 吴佩衡 祝味菊 中医专家 拔罐治疗 扶阳 寒凉 著名医家 生气通天论 
祝味菊理法方药中的重阳思想探析被引量:11
《浙江中医杂志》2016年第3期159-159,共1页陶颖莉 王璐萍 邬洁涛 黄平 
祝味菊先生(1884—1951),伤寒大家,祖上业医,家学渊源,熟读经典,行医川沪,变通川法,温阳扶正,屡救重危,著书立作,影响深远,成就祝派伤寒。笔者通过研读《伤寒质难》及相关医案和文献,就其理法方药中体现的重视温阳思想做初步探究。
关键词:祝味菊 重阳 温法 附子 
祝味菊救治危急血症案三则赏析
《中医文献杂志》2015年第6期46-47,共2页高振华 
已故沪上名医祝味菊以善治危急重症而著称于世,通过对其救治咳血案、便血案和崩漏案三则内、妇科危急血症案例的分析研究,反映出祝味菊临证治疗"阳主阴从"的学术思想和善用附子的配伍用药技巧,对于我们临床救治危急血症,具有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祝味菊 咳血 便血 崩漏 救治经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