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伟

作品数:9被引量:3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中医传统哲学中医药文献天人合一观天人合一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上海中医药杂志》《中国医学人文》《医疗社会史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从中医“肺脾肾”三脏探讨“瘀”与骨恶性肿瘤的关系被引量:5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1年第3期396-397,417,共3页丁聚贤 谢兴文 许伟 李宁 赵志伟 苏积亮 宋学文 曹盼举 柳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704104)-肉苁蓉含药血清对化疗耐药骨肉瘤细胞逆转及相关机制的体外试验研究;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计划项目(17JR5RA050)-肉苁蓉对化疗耐药骨肉瘤细胞逆转机制的体外试验研究。
骨恶性肿瘤是发生于骨及其附属组织的恶性疾病,多以肾精不足为内因,劳倦、七情、六淫等外因夹杂伤其气血及精,毒瘀凑骨而发病,病变多及肺脾。肺脾失司,痰凝气滞,瘀血内停,形成了以虚为本,癌毒、瘀等邪实为标的病理变化。现代研究证明“...
关键词:骨恶性肿瘤 肺脾肾 关系 
从祝味菊治疗肠伤寒探讨里之表学术思想被引量:3
《新中医》2020年第15期195-197,共3页杨娜 张毅 李娟 李金田 董建斌 赵志伟 
作者以里、表相关概述为切入点,从肠伤寒病机、治法方药等对民国名医祝味菊"里之表"的学术思想进行阐述,认为表证不仅包括皮毛、肌肉、筋膜等外表,脏腑、骨髓等也有表证,因其位置较深,故可称之为"里之表",并指出了以麻桂为主要的"辛解之...
关键词:里之表 肠伤寒 辛解之法 祝味菊 
论传统哲学“天人合一”观对敦煌中医药文献的影响
《医院与医学》2020年第2期28-32,共5页王凝 梁永林 赵志伟 田永衍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敦煌医学文化及其现代价值(18XMZ031)。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传统哲学的精华,敦煌中医药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部分,在敦煌中医药学理论发展和临床实践中处处体现着“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观在敦煌中医药诊法文献中主要体现在关于平人脉息关系与四时平脉的论述...
关键词:天人合一 敦煌 中医 
《汤液经法》考被引量:5
《中医杂志》2020年第11期946-949,953,共5页王凝 赵志伟 田永衍 
《汤液经法》一书的相关记载首见于《汉书·艺文志》,目前学术界认为《汤液经法》为《伤寒杂病论》之源头,且为一部经方类著作。通过梳理《伤寒杂病论》与《汤液经法》的关系,认为《汤液经法》非经方类著作,亦非《伤寒杂病论》源头。考...
关键词:汤液经法 汤液 汤剂 伤寒杂病论 
敦煌本张仲景《五藏论》源流考
《医疗社会史研究》2020年第1期154-160,240,共8页田永衍 赵志伟 
敦煌文书S5614、P2115、P2378、P2755等卷子都抄有张仲景《五藏论》一卷,俄藏Дx01325V残卷亦抄录张仲景《五藏论》的文字9行。敦煌本张仲景《五藏论》可能源于《隋书·经籍志》所载五卷本《五藏论》,其主体内容的形成当不晚于隋炀帝大...
关键词:敦煌文献 张仲景 《五藏论》 
论传统哲学“天人合一”观对敦煌中医药文献的影响被引量:2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12期15-19,共5页王凝 梁永林 赵志伟 田永衍 
敦煌学文献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敦煌医学文化及其现代价值基金编号/18XMZ031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传统哲学的精华,敦煌中医药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部分,在敦煌中医药学理论发展和临床实践中处处体现着"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观在敦煌中医药诊法文献中主要体现在关于平人脉息关系与四时平脉的论述方面;...
关键词:天人合一 敦煌 中医 
新“表”论及其理论与临床价值被引量:5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年第8期3392-3394,共3页胡蓉 田永衍 李金田 赵小强 赵志伟 连粉红 
新"表"论将"表"进一步细化为"表之表""表之里""里之表"。皮毛、肌腠与外界直接接触,人体最外层为"表之表";经脉、筋骨、血脉位置较表之表部位深,而又不与外界直接相通,故为人体"表之里",人体肺、肾、胃、肠、膀胱等内部脏器与外界直接...
关键词: 表之表 表之里 里之表 风药 
奇恒之腑理论研究概况被引量:6
《中医研究》2019年第7期67-70,共4页洪涛 田永衍 赵志伟 
甘肃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资助(2305136312)
奇恒之腑作为《黄帝内经》脏腑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历来医家对其研究论述甚少。现将近年来对奇恒之腑理论的研究进行综述,将奇恒之腑从命名、结构和组成等方面作简要介绍,分别对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生理、病理和证治等方...
关键词:《黄帝内经》 奇恒之腑 脏腑理论 研究进展 
先秦儒道“和”思想对《内经》养生理论的影响被引量:5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7年第2期29-31,共3页曹盼举 田永衍 赵志伟 
甘肃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14-001)
探讨先秦儒道"和"思想对《内经》养生理论的影响。作为成书于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其养生理论建构深受先秦道、儒两家"和"思想的影响。在道家"和其光,同其尘""抱德炀和,以顺天下""形体保神,神将守形"等"和"思想与儒家"和"是天人之道...
关键词:“和”思想 内经 养生理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