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能耗建筑

作品数:516被引量:1263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冯国会徐伟鲁月红张时聪黄凯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阳建筑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建筑科技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建筑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深圳低碳城会展中心——低碳建筑中的主动式建筑技术路径探索被引量:2
《建筑学报》2023年第6期50-54,共5页章明 丁阔 丁纯 
从深圳低碳城会展中心改建工程的实践出发,探讨在低碳建筑的设计实践中,如何着眼于主动适应场地、感知环境变化、调节运行方式,实现对使用者和环境的友好,平衡建筑、人与自然三者的关系以及低碳技术与建筑形式、空间需求、使用习惯的有...
关键词:主动式建筑 低碳建筑 近零能耗建筑 舒适 
可持续的建筑实践教育--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中的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被引量:3
《建筑学报》2022年第12期24-30,共7页师劭航 刘兆鸿 刘实 朱宁 宋晔皓 张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8358)。
基于清华大学参加的3届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的可持续建筑教育实践的历程,以参赛团队主导设计与建造的作品--“草原方舟”为例,阐述一种面向未来的零能耗住宅技术体系,包含气密构造、多功能墙、热二极管、相变材料等被动式策略,...
关键词:建筑实践教育 零能耗建筑 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 
面向西部地区的零能耗装配式建筑设计策略--以2022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作品“栖居3.0”为例被引量:6
《建筑学报》2022年第12期46-51,共6页李岳岩 陈静 李涛 吴冠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8402,5170843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1YJCZH072);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项目(LSZZ202210)。
通过探讨2022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作品“栖居3.0”零能耗装配式设计策略,并基于工业化平台理念、标准化模块单元和多样化应用场景,探讨如何应对西部复杂环境下的快速建造。并运用主、被动设计策略组合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零能耗...
关键词: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 西部地区 零能耗建筑 装配式建筑 设计策略 
近零能耗导向的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路径初探被引量:19
《建筑学报》2019年第S02期35-39,共5页褚英男 宋晔皓 孙菁芬 陈晓娟 谢丹 
“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7026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8324).
近零能耗建筑通常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将化石能源消耗进一步降低,达到运行阶段零碳排放的目标,这将是今后近零能耗建筑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而光伏建筑一体化可以在为建筑提供充足能源的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建筑效果、突出建筑特色。...
关键词:近零能耗建筑 光伏建筑一体化 整合设计 
美国太阳能发展目标概述与光伏建筑一体化典型案例分析被引量:8
《建筑学报》2019年第S02期15-23,共9页于靓 佟佳铭 毕然冉 刘皓哲 史倍熙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2017-K1-027).
以美国能源部太阳能技术办公室制定的SunShot2030计划为焦点,阐述了美国太阳能规划发展目标及实现技术途径。同时,介绍了美国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现状及相关能源政策与法案等,探讨了太阳能在实现美国建筑新目标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并结合...
关键词:美国SunShot2030计划 太阳能 光伏建筑一体化 净零能耗建筑 
中德节能示范中心可持续设计策略及节能技术研究被引量:8
《建筑学报》2016年第S1期29-34,共6页石铁矛 山如黛 夏晓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8344)
以沈阳建筑大学中德节能示范中心为例,探索在严寒地区建设近零能耗且具有较高室内环境质量的智能化办公建筑的设计策略和技术方法。文章对中心的建筑形式、外围护结构优化、双源热泵系统、地道新风系统、智能化系统、可再生能源系统的...
关键词:沈阳建筑大学中德节能示范中心 近零能耗建筑 被动式技术 严寒地区 
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中国特色零能耗建筑——华中科技大学某教学楼改造工程被引量:8
《建筑学报》2010年第S1期124-126,共3页余庄 
介绍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室扩建和既有建筑改造工程的节能设计措施,采用了主动式动态空心墙、气候适应性窗户、地下冷热源、地板通风系统等,以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目标。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利用 零能耗建筑 主动式动态空气墙 气候适应性窗户 地板送风系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