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人

作品数:291被引量:13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厉震林徐煜蒋宸杜晓晶李树民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戏剧学院山西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戏剧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论谭献戏曲评点对京剧伶人的品题
《戏剧文学》2019年第10期122-129,共8页刘红红 
晚清学者谭献有品题伶人的文学作品及评点笔记。谭献与伶人的交往,促成了与之相关的文学活动--以诗词题赠伶人。评定花榜,遥接魏晋以来的人物品藻之风,具有品第和品鉴双重含义,反映当时评价伶人以色艺为主的审美风尚。花谱制作活动成为...
关键词:晚清 谭献 伶人 品题 
晚清报人群体对伶人的品评与捧赞——基于《申报》观剧诗的透视
《戏剧文学》2018年第1期126-131,共6页苏国昌 
报纸上的观剧诗直接反映着作为诗词作者的报人群体与伶人群体的关系。借助对晚清《申报》观剧诗的透视,可以明晰报人科场失意、习擅诗词的身份印记对态度转变的影响,及题赠诗词与花榜的差别意味。在报人态度由品伶转变为捧角儿的过程中...
关键词:观剧诗 《申报》 报人群体 身份 
以戏演戏何止戏 借伶说史伶亦史——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伶人班社题材剧目汇评
《戏剧文学》2017年第1期66-71,共6页石艺 
台上唱尽人情冷暖,掌声中享不完的光彩夺目;台下遍尝世事心酸,血泪间诉不够的恩怨情仇。在特殊时代,在不同社会力量的撕扯作用下,伶人(尤其是名伶)这种极富戏剧张力的身份反差,通常会演变为传奇的经历与起伏的命运。因之,伶人题材是...
关键词:戏曲剧目 中国艺术节 伶人 题材 演戏 班社 社会力量 戏剧张力 
五代伶人文化的转型与解读
《戏剧文学》2013年第2期102-106,共5页王凤翔 万海燕 
山东省文化艺术重点课题“中古优伶的角色转型与文化解读”(201003004)阶段性成果
伶人在中国古代延续已久,是一个成就卓越而又备受轻慢的特殊群体。五代承唐启宋,是伶人文化实现转型的重要时期。伶人的地位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活动场所、展演形式的变化推动了群体文化的转型,对五代及后世的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伶人 五代 戏剧文化 
《歧路灯》戏曲描写及其文化意蕴探微被引量:1
《戏剧文学》2008年第5期71-75,92,共6页刘畅 
南阳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费资助项目;编号:NYTC143
清人李绿园所著的《歧路灯》,是一部描写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中下层民众生活的百科全书式作品。作者通过对形形色色的社会人物、生活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当时千姿百态的市井人生画卷,并揭示了他们日常生活和精神状态以及当时的风俗人情、...
关键词:《歧路灯》 伶人 戏班 盛希侨 谭绍闻 李绿园 戏曲 文化意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