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艺

作品数:22被引量:2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邕剧散曲班社曲学考论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文化与传播》《南方文坛》《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榆林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广西师范大学青年科研基金广西哲学社科规划项目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普喜剧:想象与建构南宁精神的地方文艺
《文化与传播》2017年第2期58-63,共6页石艺 黄斌 
2016年度广西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南普喜剧研究"(KY2016YB268)
南普喜剧在文艺层面打造了极富老友风味的地方喜剧样式;在文化产业层面立足于快乐传播打造了本土喜剧品牌;在价值建构层面以"能帮就帮,敢做善成"的南宁精神为核心,同时又呼应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的讲话,将"中国梦"的时代书写进一步...
关键词:南普喜剧 南宁精神 老友风味 
以戏演戏何止戏 借伶说史伶亦史——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伶人班社题材剧目汇评
《戏剧文学》2017年第1期66-71,共6页石艺 
台上唱尽人情冷暖,掌声中享不完的光彩夺目;台下遍尝世事心酸,血泪间诉不够的恩怨情仇。在特殊时代,在不同社会力量的撕扯作用下,伶人(尤其是名伶)这种极富戏剧张力的身份反差,通常会演变为传奇的经历与起伏的命运。因之,伶人题材是...
关键词:戏曲剧目 中国艺术节 伶人 题材 演戏 班社 社会力量 戏剧张力 
康熙宗室诗人博尔都生平及诗歌创作考论被引量:1
《关东学刊》2016年第12期13-19,共7页石艺 黄斌 
康熙宗室诗人博尔都生于顺治十二年(1655),卒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存诗千余首,与康熙诗坛的满汉诗人唱和频繁。首倡宗室诗学风雅者非仅岳端一人,认为博尔都"派衍红兰"的论断也是错谬的。
关键词:博尔都 问亭诗集 派衍红兰 
“非遗”视野下邕剧闹热的审美特质被引量:3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6-10,共5页石艺 黄斌 
广西哲社规划课题青年项目:邕剧传统剧目研究(13CZW002)
从邕剧的音乐伴奏、表演特色、题材选择等方面看,闹热性是邕剧凸显的审美特质。这一特质的形成与邕地民风、演出场合、观众欣赏水平等因素息息相关。这一审美特质使得邕剧有别于其它雅化的曲艺形式,保持了质朴的气息与粗犷的生命力,特...
关键词:邕剧 闹热性 审美特质 “非遗” 
二十世纪沈璟曲学研究综述被引量:1
《榆林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34-38,共5页石艺 
广西师范学院2009年青年科研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
二十世纪以来,学界对沈璟曲学的研究在文献考证整理、曲学思想研究、南曲谱研究、南曲韵选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由于基本研究材料不完全,对沈璟曲学内容中最重要的部份——曲律论、曲韵观的总结仍有所欠缺,这也直接导致对沈璟...
关键词:沈碌 曲学 研究 
广西新编地方历史剧的启示
《戏剧文学》2013年第2期122-125,共4页石艺 
以地方历史为题材新编的历史剧是广西戏剧界多年来探索的焦点之一,其经验与教训值得借鉴:在编创新剧内容时要协调发掘原有资源和填补空白的关系,避免题材的套路化;在对地方历史进行现代性解读时要综合考量地域、民族、文化等多种因素;...
关键词:新编地方历史剧 填补空白 现代解读 多体系联动 产业视野 
从剧本走向运动——论女性主义先锋剧《阴道独白》的发展历程被引量:1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65-68,共4页石艺 
《阴道独白》不仅是一部女性主义先锋剧,更掀起了一场女性主义运动:作为一部剧本,其"独白"的特色鲜明;作为一种戏剧实践,它兼具先锋性与本土化的特征;作为一场戏剧运动,该戏取得的反响强烈、持久。
关键词:阴道独白 先锋剧 女性主义 
沈璟《增定南九宫曲谱》对南曲宫调、曲牌的规范化被引量:2
《中国韵文学刊》2011年第3期77-82,共6页石艺 
沈璟《增定南九宫曲谱》以规范南曲宫调、曲牌的使用为目的,修订、增补蒋孝《旧编南九宫谱》和《十三调南曲音节谱》:宫调方面,在归并《旧谱》和《十三调谱》共有宫调的基础上删减已经丧失实用性的宫调;曲牌方面,用体例标明来源、订正...
关键词:《增定南九宫曲谱》 南曲 宫调 曲牌 规范化 
论散曲中的情爱观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82-85,共4页石艺 
情爱题材散曲在元朝特定的社会思想风潮中兴盛,并在明清时代接续传承,特定的历史政治环境赋予其与传统情爱题材诗词不同的情爱观。散曲作品中追求情爱时大胆而自然的表达、享受情爱时真实而美好的抒情、感情生活受阻时的怨恨与决裂、突...
关键词:散曲 情爱题材 情爱现 
论悲剧人物性格中的执着精神被引量:1
《柳州师专学报》2011年第2期49-52,共4页石艺 
悲剧人物性格中的执着精神贯穿一生,他甘冒自然生命被毁灭之险去追求自身超越价值,并在与异己力量的斗争中始终坚持自我,在受难与抗争中展示出超凡的生命力,直至生命被毁灭亦不改初衷,悲剧人物的生命超越价值最终得到高度升华。悲剧人...
关键词:悲剧人物 执着精神 超越价值 自我涉及的双重悖反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