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人

作品数:291被引量:13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厉震林徐煜蒋宸杜晓晶李树民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戏剧学院山西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戏剧艺术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论私寓对京剧“名角制”形成的作用——以伶人名角化为中心
《戏剧艺术》2022年第1期101-113,共13页路露 
"名角"是"名角制"的核心,在"名角制"尚未形成的晚清,北京戏曲市场对"名角"的需求与塑造便已存在。私寓的经营模式破坏了徽班"脚色制"的组织管理功能,使伶人脱离戏班组织,直接以个体身份面对城市娱乐、演出市场。同时,作为戏曲职业教育...
关键词:私寓 京剧 名角制 脚色制 经营模式 
近代伶人职业家族化的历史读解被引量:1
《戏剧艺术》2011年第4期59-64,65,共7页徐煜 
上海高校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
戏曲艺人的职业承袭带有很大的社会制度的强制因素,是社会主流权力对其强行打压的结果,使其无法与社会其它阶层流动,最终形成庞大的伶业家族。伶业家族化进入近代社会以后,家族的背景和实力,往往关系到伶人的从业境遇,因为在业缘和血缘...
关键词:近代 伶人 戏曲史 演员文化 
花部崛起与伶人偶像化被引量:2
《戏剧艺术》2008年第4期80-87,共8页徐煜 
花部的兴盛在戏曲行业引起的诸多变化,改变了演员的社会身份,有力地推动了演员向公众人物转化。花部戏在演出市场形态、观众的关注角度以及演出经营手段等方面,都酿成了一系列有利于演员发展的因素,从而使得演员演变为公众偶像具有了现...
关键词:花部 名角制 演员文化 戏曲市场 
中国优伶史纲被引量:1
《戏剧艺术》1989年第3期106-114,共9页孙崇涛 徐宏图 
一优伶,是优和伶的并称。在先秦二者是有区别的:优谓俳优和倡优,俳优指以诙谐嘲弄逗人笑乐的一类艺人,倡优指歌舞包括奏乐一类的艺人;伶谓乐人,亦称伶优,指演奏音乐的艺人,因传说黄帝命伶伦作音律而得名。汉之后、宋之前,二者往往并称,...
关键词:中国戏曲艺术 参军戏 元杂剧 艺人 歌舞戏 戏曲演员 表演艺术 先秦 古优 伶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