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修

作品数:314被引量:4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董江阳张玉兰胡晴傅凤英谢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佛教文化(北京)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将心安心
《佛教文化(北京)》2004年第3期47-47,共1页襄阳安 
达摩被尊为中国禅宗的初祖,由他以降、相继传慧可、僧璨、道信、弘忍而到六祖慧能,开出了禅宗在中国佛教史上光辉璀璨的花果。根据《景德传灯录》的记载,达摩本是南天竺国(南印度)的王子,原名菩提多罗,后来机缘遇到西天二十七祖般...
关键词:达摩 佛教 心灵修养 慧可 
苏轼诗歌中的禅风禅骨被引量:1
《佛教文化(北京)》2004年第3期56-57,共2页寇鸿顺 
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一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的思想开阔、个性豪放,他精于儒、老,倾心佛教,对弹宗更有深刻领会。禅对苏轼诗歌创作的影响极为明显,这主要表现在其内容上的以禅入诗和风格上的禅者风骨。
关键词:苏轼 诗歌 禅思 艺术风格 心灵修养 
定慧所得
《佛教文化(北京)》2004年第3期80-81,共2页依昱法师 
先说念头。《百法直解》云:“于过去曾习之境,令心明审记忆不忘,而为体性。定之所依,而为业用。” 是在说明我们所学习过的事物,经历过的境界,在心识中有深刻印象,清楚不忘称为“念”。“念”也有好坏,例如听闻佛法心生正念,听闻邪法则...
关键词:佛教文化 心灵修养 意志力 心态 
诗歌与世情牵挂
《佛教文化(北京)》2004年第3期83-85,共3页彭氏子 
在《高僧传·竺僧度传》有两首诗,一赠一答。赠诗者为杨苕华,答诗者竺僧度。竺僧度,俗家姓王,名唏,字玄宗,东莞人。他少年丧父,与寡母相依为命;他与同郡杨德慎之女苕华定婚,未及成亲,双方长辈又相继亡故。竺僧度遭遇到这;惨...
关键词:杨苕华 竺僧度 诗歌 佛教文化 心灵修养 
“摒弃葛藤”
《佛教文化(北京)》2004年第1期27-27,共1页
某日,有一富贾到大觉寺来进香。那个富贾走进主持的寝室之后,见智禅法师的居室内异常简陋,除了一张木榻板床之外,只有一张条桌;而条桌上仅摆着一把泥壶和一只茶杯;床上也只有一条破棉被、两件破纳衣。
关键词:大觉寺 智禅法师 心灵修养 私欲 人格 
凡事把“你”放在“我”的前面
《佛教文化(北京)》2003年第5期60-60,共1页林梅语 
专家们研究发现,精神病患与一般人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他们在谈话时,总是“我,我……”不断,他们称我,次数比一般正常人要多上十二倍。这就显示,患者始终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边。
关键词:个人主义 人际关系 谦让品格 心灵修养 
无伪的温情
《佛教文化(北京)》2003年第5期64-64,共1页
朋友讲起了一则感人的故事。
关键词:心灵修养 爱心 心态 慈悲心 
愿你拥有一颗平常心
《佛教文化(北京)》2003年第5期82-83,共2页夏青 
电影《英雄》的导演张艺谋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但他却将桂林作为英雄归隐的最佳去处,作为英雄们最向往的“家”,流露出对桂林山水的无比向往和热爱,小宜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桂林人,却已经很久想不起回家了。
关键词:平常心 性格 心灵修养 乐观精神 
孤独时刻
《佛教文化(北京)》2003年第4期90-91,共2页满观 
从南到北的交通车上,播放一部“浩劫重生”(CAST AWAY)的影片。汤姆·汉克斯主演的片中男主角查克诺伦因飞机失事漂流到一座荒岛,刚开始那几个月,他惊慌恐惧,极力寻求被搜救的管道,却是几度希望燃起又被浇灭。
关键词:心灵修养 佛教文化 禅法 生活方式 人格精神 
心里的锁
《佛教文化(北京)》2003年第4期93-93,共1页萧剑 
一代魔术大师胡汀尼有一手绝活,他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打开无论多么复杂的锁,从未失手。他曾为自己定下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目标:要在六十分钟之内,从任何锁中解脱出来,条件是让他穿着特制的衣服进去,并且不能有人在旁边观看。
关键词:胡汀尼 人格精神 心灵修养 智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